現(xiàn)在全社會關注通貨膨脹,,民眾埋怨物價飛漲,學界在密集建言如何“消滅通貨膨脹”,。但通貨膨脹從哪里來,,大家有不同的解釋,,比如有媒體昨天報道,游資炒作,、信貸狂潮,、貨幣供應、美國輸入,、成本推動五大因素推動物價上漲,。政府的對策現(xiàn)在是兩條,即控制物價,、緊縮貨幣供應,。 其實在政府對策中,最早啟動,、最被強調的還是控制物價,,其次才是貨幣政策。國家發(fā)改委多次公開聲稱,,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游資炒作,。打擊游資炒作的結果,是蔬菜價格回落,,但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位已成事實,。控制物價產生了效果,,但這是一種短期效果,,治標不治本,通貨還是要繼續(xù)膨脹,。 對于通貨膨脹的歸因,,專業(yè)人士喜用術語,比如“貨幣供應”,,是從宏觀層面描述經濟現(xiàn)實,,從而理解經濟現(xiàn)實,。但概念過于宏觀,往往離現(xiàn)實太遠,,從而脫離現(xiàn)實,。而政府據(jù)以進行宏觀調控,,有時候不免隔靴搔癢,。 如果我們回到日常生活,回到常識,,對通貨膨脹的理解可能更準確,,更透徹。所謂通貨膨脹,,就是物價上漲,,錢不值錢了。市場上買東西的人多了,,供給相對短缺,,則物以稀為貴,物價自然就上漲,。中國進口鐵礦石多了,,國際鐵礦石價格猛漲;國內買房子的人多了,,房價猛漲,。當單一價格上漲在經濟體內循環(huán)起來的時候,整體價格水平上升,,就是通貨膨脹,。 中國經濟增長是投資拉動型,去年正當金融危機之時,,中央政府宣布了4萬億元追加投資,,各省市也競相宣布經濟刺激計劃,所稱追加投資動輒幾萬億元,,10多萬億元也不稀奇,。投資說穿了也是消費,如此天量的刺激增長的投資,,相當于居民消費能力的幾倍,、幾十倍,一下子涌入市場,,物價能不飛漲嗎,? 進一步說,當下投資集中于國家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三個方面,�,;A設施建設,主要是高鐵,、普通鐵路,、高速公路,其中高鐵極大推高了沿線旅費,,高速公路極大推高了人貨運價,。房地產開發(fā)熱潮不僅大大推高地價,而且大大推高房價,。這些價格因素,,很快以運輸成本、人力成本形式推動其他產品價格上漲,。 在此三大投資熱點中,,只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顯得有點合情合理,既然城市變大了,,人流車流增加了,,不修道路橋梁、不建地鐵是不行的,。但發(fā)達國家城市用100多年才完善的基礎設施,,上海地鐵用10幾年就修好了。武漢現(xiàn)在幾乎每條街道都挖開了,,不是建地鐵,,就是修城際鐵路或城際高速路,同時開工的項目總投資以萬億元計,。這種投資力度,,能不帶來供應稀缺、物價上漲嗎,? 緊縮貨幣供應,,正合政府宏觀調控之義。民間投資收縮了,,但政府項目很可能資金充裕,,這往往帶來高鐵、高速公路的大躍進,。今年有媒體報道,,一個湖北人在高速公路上邊看小說邊開車,居然一口氣跑了10多公里,。這如何理解,?我琢磨是高速公路上只有他一個人開車,湖北符合相應條件的高速公路有好幾條。 所謂緊縮貨幣供應,,本質就是收縮投資,,但問題的關鍵是收縮誰的投資?在宏觀調控下,,最容易受傷的是民營經濟,,相反那些推高物價的罪魁禍首,說不定仍然自由自在,、繼續(xù)快活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