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公布消費物價指數(shù)(CPI)的日子,。市場對今年10月CPI預測仿佛已達成共識,多家機構的預測報告顯示,,10月CPI的均值為4%,,甚至還超過4%。因此,,當前食品,、成品油、服裝等多重因素將推動10月通脹率再度攀高,,而CPI的攀高將增加市場對央行再次加息的預期,。
盡管這些都是見仁見智,但國內(nèi)CPI處于上升趨勢十分顯著,。10月以來,,只要你經(jīng)常進入菜市場,就會發(fā)現(xiàn),,食品,、蔬菜、糧食,、水果等價格都有不小幅度的上漲,。還有,隨著美元走弱,,尤其美國推出第二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后,,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全面上漲。這至少顯示與這些大宗商品密切相關的生產(chǎn)品的價格還將全面上漲,。
不過,,有一個十分蹊蹺的事情,在2003年至2006年,,PPI(生產(chǎn)品價格)漲得很快,,但CPI卻相對平靜。后來我研究發(fā)現(xiàn),,那是因為PPI價格傳導到房價上去了,,而住房作為最終產(chǎn)品,其傳導過程中的環(huán)節(jié)頗多,,時間要延長(特別在中國城市居民虛擬房租嚴重低估90%以上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所以,在一輪房價上漲之后,,直到2006年至2007年才傳導到CPI來,。
當前情況又如何呢?盡管去年國內(nèi)經(jīng)濟從危機中反轉,,但房價漲勢前所未有,,而且這種漲勢還延續(xù)到今年上半年,。當去年的房價快速飆升后,再加上市場流動性充溢,,整個經(jīng)濟物價水平上升,,特別是CPI的上漲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只不過,,當整個經(jīng)濟生活的物價上漲最后傳導到食品類的消費價格上時,,國內(nèi)CPI上漲才會真正全面啟動。也就是說,,當去年這一輪房價上漲之后,,全社會物價上漲是一種趨勢。由于這種物價傳導所經(jīng)過環(huán)節(jié)過多,,這種趨勢是否最終傳導到CPI上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而在中國當下的CPI體系下,如果房價上漲最終傳導到食品價格上來時,,要管理這種快速上漲的通貨膨脹,,怕是事倍功半。
如果10月CPI超過4%,,那么當前物價或已有加速上漲苗頭或趨勢,,宏觀管理當局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10月CPI繼續(xù)在9月的3.6%水平上左右徘徊,,是否表明CPI上漲已到了頂點,在11月和12月將回落到3.6%以下呢,?這同樣是不確定的,。管理當局要關注的是,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快速飆升的房價傳導到哪里去了,?
我曾多次撰文提出,,當前中國的CPI統(tǒng)計指標體系是以1993年為基點的,其后的改革與修改十分微小,。以一個計劃經(jīng)濟年代的指標體系來衡量快速發(fā)展了近二十年的市場經(jīng)濟的價格變化,,早就不適應了。如果還將其作為央行,、企業(yè),、及個人經(jīng)濟行為決策的依據(jù),那給整個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誤導肯定是巨大的,。近十年來,,國內(nèi)金融市場價格機制嚴重扭曲,金融資源過度濫用,,房地產(chǎn)泡沫嚴重等等問題,,基本上都是與這種不合時宜的CPI統(tǒng)計指標體系有關,。而這種存在嚴重缺陷的CPI統(tǒng)計指標體系也就成了一些人濫用金融資源、一些人利用金融工具掠奪另外一些財富的護身符,。為此,,管理層及市場不僅應極力推動CPI統(tǒng)計體系的重大改革,而且在這種指標體系沒有完成重大改革之前盡早采取新的應對之道,。
由此,,當前我們所關注的不僅在于CPI的高低以及上行趨勢,還在于經(jīng)濟生活中真實的CPI及統(tǒng)計指標意義上的CPI的差異性,。這亦是我們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jù),。無論是實際物價水平還是統(tǒng)計意義上的CPI上行將成為趨勢,如何管理通貨膨脹及其預期將是我國央行所面臨的重大抉擇,。讓2008年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回歸到常態(tài),,應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