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多本是好事,可在山西平遙那里卻成了負擔,。據(jù)稱,,端午小長假的14、15日兩天,,到平遙旅游的12600多名游客中,,2000多人沒有買門票,是公務(wù)接待,。平遙縣古城管理委員會一負責人透露,,自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后,繁冗的公務(wù)旅游接待就令平遙縣不堪重負,。最多的時候,,該縣一年“公務(wù)接待”近10萬人次,僅門票一項就少收入1200多萬元,。而近10萬人次公務(wù)接待的吃,、住及禮品開銷,更是“天文數(shù)字”,。(6月17日《成都商報》)
平遙人稱,,“來的都是客,一個都惹不起”,。來的都是什么客,?竊以為,應(yīng)該有三種,,其一,,上級領(lǐng)導;其二,,本地同僚,;其三,外地同行,。平遙“免費大門常打開”,,或于作為一個整體的平遙無利,,但對于作為個體的平遙管理者卻有利。接待好領(lǐng)導意味著什么,,不會公開講,;接待好本地同僚及外地同行有什么益處,也不難理解,。這些年來,,我們經(jīng)常聽到“天下某某是一家”的說法,今天他人來了你免費接待,,明天你出去了他人免費接待你,,這其實是權(quán)力交換的一種變種。 當然,,我們應(yīng)該對來客提一點道德希望,,別隨意叩開別人大門。但也要對平遙提一點權(quán)力要求,,別輕易敞開免費大門,。這一點,平遙不妨學學有著“天下第一村”之稱的華西村,。 華西來的客大多是黨政代表團,。論公務(wù)接待,華西遠遠超過平遙,;論經(jīng)濟實力,,華西遠勝平遙。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平遙的負擔也應(yīng)該是華西的負擔,。然而,去過華西村的人都知道,,這種負擔對于華西來說,更是一筆資源,。早在多少年前,,當各地來華西參觀的代表團絡(luò)繹不絕時,華西村就對每位參觀者收取10元錢的講解費,。幾年后,,旅游已經(jīng)成了華西的一大特色,,而當初那個小小的接待站也成為全國著名的旅行社。 很多事,只要你敢去做,,上升到制度去做,置于陽光下去做,,對所有人公平地去做,也就沒有那么大的阻力,。管你什么客,再大的客也是游客,。華西這么做,,也沒人指責它,也沒人給它小鞋穿,,更多的人反而佩服華西人的精明,。華西能如此,平遙為何不能如此,?從這意義上說,,平遙人不妨多從自身找原因。一方面,,你自己敞開了免費大門,;另一方面,又在抱怨負擔太重,,這有雙重人格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