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qū)量化放松預期引發(fā)的匯率動蕩仍在持續(xù),。就在本月15日瑞士央行以外宣布降低活期存款利率至-0.75%并放棄瑞郎對歐元1.20的匯率下限后不久,,19日丹麥央行也宣布同時降低存貸款利率,,以防止熱錢流入,。
但與瑞士央行明顯不同的是,丹麥央行表示不會放棄丹麥克朗與歐元的掛鉤機制,,并有“必要措施”來捍衛(wèi)這一機制
,。
是什么導致丹麥與瑞士的選擇如此不同?未來伴隨著歐元區(qū)量寬加大,,丹麥立場能否有變,?是否存在丹麥克朗步瑞士瑞郎后塵的可能,?
若要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需要深入分析丹麥與瑞士兩國匯率體制、經濟基本面的情況,。實際上,,在筆者看來,正是出于兩國在匯率機制,,經濟基本面方面的明顯差異,,才使筆者得出了丹麥克朗不會成為“第二個瑞郎”的判斷。
具體來看,,匯率機制方面,,丹麥是歐洲匯率機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
ERM)的正式成員,丹麥央行從70年代起就承擔著丹麥克朗與德國馬克掛鉤的職責,。1999年歐元誕生以后,,在新的歐洲匯率機制(ERM2)的框架下,丹麥央行首要職責就在于將丹麥與歐元匯率穩(wěn)定在中心匯率正負2.5%之間,。
相對而言,,瑞士央行則在相當長時間內采取浮動匯率,瑞士法郎也是世界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只是在歐債危機期間,,由于最大貿易伙伴歐元區(qū)經濟體的貨幣歐元持續(xù)貶值對瑞士經濟構成壓力,瑞士央行才被迫在2011年9月設定歐元兌瑞士法郎不得高于1.2,。
可以說,,丹麥克朗升值一定程度上需要丹麥與歐元區(qū)國家協(xié)調一致,而瑞士法郎匯率調整則完全取決于瑞士央行自己,。更進一步,,當前丹麥經濟基本面遠不如瑞士,克朗需要跟隨歐元一起貶值來刺激經濟或是更深層次的原因,。
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此后的歐債危機,,丹麥經濟受到重創(chuàng)。到2009年底,,丹麥經濟較2007年四季度的高點收縮了8%,。此后,丹麥經濟的復蘇也頗有反復,,直至2014年三季度,,丹麥的總產出規(guī)模仍未能恢復到2007年的水平。近三年,,其經濟的平均增速幾乎為0%,,經濟低迷導致就業(yè)恢復緩慢,當前失業(yè)率仍然達到了6.7%,,顯著高于2007年的水平,。
瑞士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二季度以后,瑞士經濟就從衰退中走了出來,,并維持了相對穩(wěn)定的增長速度,。2010-2013年,瑞士經濟增速分別為分別達到3.3%,、2.0%,、1.0%和1.7%,令大多數(shù)歐洲國家羨慕不已,。目前瑞士的失業(yè)率只有4.9%,,在歐洲也屬于比較低的國家之一。
此外,,兩國在房地產市場的差異則更加明顯,。金融危機之后,丹麥經歷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首都地區(qū)房價曾較危機前高點大幅下跌超過30%,時至今日,,丹麥房地產市場也未能顯著復蘇,。
相比之下,瑞士的房價則幾乎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持續(xù)高漲,。2014年底,瑞士平均房價較2007年上漲超過22%,。由于瑞士房價增速和住房貸款規(guī)模的增速顯著快于瑞士GDP的增長,,瑞士央行不但提示可能存在的房地產風險,還在2014年初將銀行系統(tǒng)的反周期資本緩沖比從1%上調到2%,。
因此,,當前丹麥克朗跟隨歐元貶值有助于當?shù)胤康禺a市場復蘇,而對于瑞士來說,,對歐元升值則可以避免被動的基礎貨幣投放,,降低瑞士出現(xiàn)資產泡沫的風險。換言之,,在基本面較好地情況下,,長期與貶值的歐元掛鉤已讓瑞典央行不堪重負,加之國內資產泡沫的風險,,貨幣升值對其是更好的選擇,。
總之,丹麥與瑞士的不同選擇源于經濟基本面的差異,。放眼2015
年,,美元與歐元這兩大世界主要貨幣走勢將出現(xiàn)明顯分歧,,考慮到當前大多數(shù)實施固定匯率的國家貨幣盯住美元,同時又有二三十個經濟體的貨幣以歐元為錨,,在筆者看來,,今年盯住歐元的經濟體可能更加幸運。
具體而言,,如果經濟表現(xiàn)不佳,,歐元貶值將幫助以歐元為錨的國家自動實施經濟刺激,即使基本面較強,,面臨的也不過是資產價格上行的壓力,。相反,對于基本面較為疲弱又盯住美元的經濟體,,美元走強則不得不面臨貨幣貶值與資本外逃的風險,,
而這也將成為2015年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