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單信托計劃逾期未兌付的風險事件暴露,這次事件的主角是在信托業(yè)位居行業(yè)翹楚地位的中信信托,,承銷商則是號稱“宇宙大行”的工商銀行,。
據(jù)知情人士透露,,中信信托正通過司法程序要求擔保公司履約,,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并稱,,工商銀行正在著手處理信托計劃逾期未兌付事件,。
流動性風險導致信托逾期未兌
2011年8月12日,中信信托成立“中信墨韻1號藝術品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下稱“墨韻1號”),,按照信托期限3年,,2014年8月12日,“墨韻1號”本應到期,,但如今3個多月過去了,,投資者仍未收到本金和收益。
公告顯示,,該計劃簽署資金信托合同共17份,,其中機構委托人1人,為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杏石投資”),,自然人委托人16人(認購金額低于300萬元的自然人人數(shù)為15人),,共募集信托資金3100萬元。
事實上,,到期之前,,“墨韻1號”已經陷入漩渦。2014年7月17日,,中信信托發(fā)布公告稱,,該信托計劃面臨著流動性風險。
公告稱,,截至2014年6月30日,,“墨韻1號”信托計劃共持有中國書畫類藝術品23件。由于2014年以來受到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以及禮品市場的急速降溫,,對藝術品的銷售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雖經與投資顧問及其他相關人士的反復溝通,,已達成部分藝術品銷售意向,,但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信托計劃面臨著流動性風險,,到期信托財產或將無法全部變現(xiàn),。
公告顯示,,該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所募集資金主要由受托人根據(jù)投資顧問的投資建議進行近現(xiàn)代和當代中國書畫作品類藝術品交易,閑置資金可用于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投資,。
公告顯示,“墨韻1號”投資顧問為杏石投資,。該公司官網顯示,,杏石投資是國內第一家從事藝術品投融資、藝術品投資基金和藝術品咨詢服務的專業(yè)管理公司,,是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指定交易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公開資料顯示,杏石投資董事長為徐永斌,,他的兼職職務包括中信信托藝術品書畫基金投資顧問,,徐永斌曾于1993~2000年在工商銀行濰坊市分行任職,歷任信貸員,、會計,、分理處主任。
公告顯示,,工商銀行深圳國際大廈商會支行是該信托計劃的托管行,,工商銀行也擔任該項信托計劃的承銷商。
截至本報記者發(fā)稿,,工商銀行方面尚未針對此事回復本報記者的詢問,。
正通過法律程序
要求擔保公司履約
“投資者有些著急也是正常的�,!币晃恢槿耸繉Α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咄嘎�,,目前正在洽談書畫交易事宜。他表示,,該項產品屬于實物投資類信托,,投資者需要承擔相應投資風險,藝術品市場受經濟影響會出現(xiàn)流動性風險,。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墨韻1號”產品按照結構化信托設計,在該款產品中,,個人投資者是優(yōu)先受益權委托人,,優(yōu)先級資金規(guī)模為兩千余萬元,機構投資者是一般受益權委托人,,次級資金規(guī)模為一千余萬,。
在產品設計上,“墨韻1號”由深業(yè)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深業(yè)擔保”)為該信托產品提供回購擔保,,深業(yè)擔保提供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上述知情人士稱,中信信托按照法律程序要求深業(yè)擔保履約,,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目前正在走法律程序。
用益信用首席分析師李旸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波動起伏大,致使信托行業(yè)頻發(fā)風險暴露事件,,且投資本身具有風險,,藝術品投資實際上是投機行為,已經步入風險高發(fā)期,,投資者需要承擔相應市場風險。
李旸表示,,市場行情已大不如從前,,投資者仍懷有如期兌付的預期。他建議,,在投資決策時,,投資者要清醒認識到投資風險,打破剛性兌付的心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