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一件拍品的象征性拍賣,,到去年
“北京藝術周”系列拍賣活動,,今年的蘇富比拍賣終于正式使用了“春拍”這個名字,。對于中國市場,蘇富比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中國藝術市場的巨大容量與上升空間,20年間,,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且仍有豐富的未開發(fā)的藏家資源。中國也是蘇富比的第三大營收來源,,2013年貢獻了超過1.5億美元的營收,,僅次于美國的3.5億美元以及英國的2.3億美元。恨,,則是因為蘇富比的坎坷與曲折,,以及來自老對手佳士得和國內(nèi)新對手的競爭與趕超。
同樣成立于英國的蘇富比(現(xiàn)總部在紐約)和佳士得于1994年同時進入中國,,
在上海成立辦事處,,隨后,佳士得率先在1996年進入北京,,而蘇富比直到2007年才來到北京,。在中國,蘇富比的步伐似乎總比佳士得稍晚一步,,后者已于
2013年正式在中國取得國外獨資拍賣行的拍賣執(zhí)照,,但蘇富比,在中國,,甚至還不完全或者不能合法地擁有“蘇富比”這個名字,。
2008年以
前,,蘇富比注冊的官方名稱為“索思比”或“索斯比”,于是,,有家“四川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就撿漏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
評委)核準了四川蘇富比的“蘇富比”商標權(quán)證,有效期為2006年06月28日至2016年06月27日,。很快,,蘇富比將商評委和四川蘇富比告上法院,最
終勝訴,,法院裁定四川蘇富比的商標注冊應不予核準,。蘇富比說,這是它們的最終勝利,,但商評委卻沒有任何回應,。
拍賣業(yè)屬于非常依賴行政審批的行業(yè),包括國務院商務部,、地方工商部門,、公安機關等。其中,,工商局負責拍賣公司的申請登記與營業(yè)執(zhí)照發(fā)放,,在商標問題上,蘇富比已與工商部門撕破臉,。
在佳士得成功獲得獨資執(zhí)照前,,兩個國際拍賣寡頭都采用了曲線進入中國的方式。佳
士得2005年便把商標授權(quán)給同年成立的北京永樂拍賣公司,,拍品包括文物,,打著擦邊球經(jīng)營了8年。2013年4月,,佳士得宣布獲得獨資執(zhí)照,,2周后,佳士得的大股東皮諾家族宣布“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它們正是2009年挑動國人神經(jīng)的那對獸首,,當時由佳士得在巴黎拍出。
目
前,,蘇富比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運營依托于北京歌華集團旗下子公司歌華美術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歌華是一家在北京擁有大量文化
資源的國企,而蘇富比是一個在紐交所上市的跨國企業(yè),,體制和背景上有著巨大的差異,,兩者的結(jié)合只是權(quán)宜之計,并不穩(wěn)定。蘇富比的目標是尋求獨立,,在年報中
提及解散該合資公司的可能性,,但處于一個進入和退出都受到嚴格審批的行業(yè),蘇富比顯得很無奈:股權(quán)變動,、終止合約,、行使賣出期權(quán)、關閉公司等都要經(jīng)過中國
政府的批準,,蘇富比運營該公司的能力或許會受到中國政府約束或者其他無法預見的情況,。
蘇富比也希望像佳士得一樣獲得外資獨資拍賣執(zhí)照,并正在就執(zhí)照“與中國政府談判”,,旨在建立一個獨資的中國分支機構(gòu),但前景并不樂觀,。蘇富比在2013年年報中直截了當?shù)刂赋�,,“這一談判可能不會成功”,蘇富比的許多中國市場策略也因此受到延遲或者約束,,無法實施,。
在中國的運營以及政府公關上,蘇富比遠遠落后于佳士得,。在總體經(jīng)營上也遭到了其最大股東“第三點”對沖基金公司經(jīng)理丹尼爾,。勒布的質(zhì)疑,他將蘇富比比作“舊時的經(jīng)典畫作,,但亟待修復”,。如何修補與中國政府的關系,是蘇富比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畢竟這里將是它們最大的業(yè)務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