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家企業(yè)獲政府補貼 多個*ST公司得以保殼
據統(tǒng)計,,截至4月10日,,A股1556家發(fā)布了2013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1377家獲得政府補貼,,合計金額超過770億元,。令人驚訝的是,自2004年以來,,中石油和中石化這“兩桶油”10年獲政府補貼累計超過1250億元,。此外,政府補貼成了部分上市公司扭虧盈利的“法寶”,,藉此支持,,一些*ST公司得以避免退市,長期賴在資本市場,。
另外,,據不完全統(tǒng)計,還有23家*ST公司靠補貼得以保殼,。對于一些面臨摘牌風險的*ST公司來說,,政府補貼成了他們摘帽的救命稻草,。還有部分公司政府補貼超過凈利潤,這就不是“干好干壞一個樣”了,,而是干好不如干壞的,。
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3年,,有8家上市公司獲得的政府補貼超過10億元,,其中,中興通訊的補貼金額,,連續(xù)兩年超過了其當年的凈利潤,。東方航空也存在相同的情況,其2013年的凈利潤為21億元,,政府補貼金額為2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2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政府補貼對部分公司而言,,起到了粉飾報表的作用,但一旦失去補貼,,這些公司未來盈利堪憂,。政府支持是否需要大力補貼入手?獎劣罰優(yōu)是否合適,?政府為了某些地方利益,,該不該拿公帑補助企業(yè)?如此看來,,政府在市場中應處于什么位置還沒有搞清,。一般說來,政府對企業(yè)的支持最多體現在新興產業(yè)上,,體現在科技開發(fā)上,,體現在市場營銷的初級階段上,而不能做終身保姆,,不能把扶不起來的阿斗永遠綁在政府補貼上,。
*ST長油退市引爭議 是無奈還是惡意待裁決
*ST長油終止上市已成定局,但其退市之路并不平坦,。近日,,部分投資者代表向中國證監(jiān)會遞交舉報信,懷疑*ST長油惡意退市,,請求徹查真相,。一邊是被視為市場進步信號的央企退市,一邊是受損股民對公司的種種質疑,*ST長油退市也未得到清凈,。對是否惡意退市,,爭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大額計提,二是是否連續(xù)四年虧損,。對此,,上交所的表態(tài)是,股民如掌握惡意退市的證據可投訴,。
不過,,客觀來看,長油的退市意味著資本市場長期失靈的優(yōu)勝劣汰機制開始正常運轉,,這些年來,,中國股市鮮有退市案例,給大眾投資者造成了“資本市場沒有淘汰機制”的錯覺,。許多人認為任何虧損企業(yè)都有“后臺”撐著,,尤其是央企、國企這些響當當的“共和國長子”,。
而多位業(yè)內專家表示,,*ST長油正式進入退市程序,長遠看對中國股市而言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它揭示了資本市場的風險和收益并存的特性,另一方面,,優(yōu)勝劣汰機制恢復正常運行,也能起到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的積極作用,。再者,,國企甚至央企,也沒有高枕無憂的保險箱,,對企業(yè)本身如此,,對于在這些領域投資的股民,更是一劑清醒藥,。
退市警醒投資者 未雨綢繆避風險
近期被強制退市的*ST長油引起股民的關注,,但這只是開始。據統(tǒng)計,,今年面臨較大的暫停上市風險的還有*ST鳳凰,、*ST超日、*ST武鍋B,、*ST二重和*ST國恒,。
上述5家公司在2011年、2012年均報虧損,且預告2013年業(yè)績虧損,,其中*ST武鍋B,、*ST鳳凰兩家公司2012年年末凈資產還顯示為負數。按規(guī)定,,上市公司連續(xù)兩年凈利潤為負,,則被ST;連續(xù)三年凈利潤為負,,將面臨暫停上市甚至退市風險,。A股上市公司退市之后,將轉到三板交易,,一周只有周一,、周三和周五三天可以集合競價交易,股票流動性將大大減弱,;在三板實現盈利之后,,才可以申請轉回主板。由于*ST鳳凰和*ST武鍋B這兩家即將被迫暫停上市的公司4月14日發(fā)布今年一季度預告稱,,均實現扭虧為盈,,暫時可以避免摘牌風險。*ST國恒稱如與他人糾紛解除有可能實現扭虧,。如此看來,,*ST超日、*ST二重的退市風險較大,。
退市本來不該成為新聞,。在美國股市,每年新上市公司的數量與退市公司的數量大體持平,。但在中國,,企業(yè)只想到上市的風光和大把圈錢,沒有人想到要對股東盈利負責,,要承擔退市風險,。股民也只想到投資賺與賠,很少想到上市公司退出股市的“血本無歸”——從*ST長油退市開始,,市場再次給投資者們上了一堂風險課,。爆炒ST股,甚至大筆資金“潛伏”即將退市者,,根本出發(fā)點還是不相信真的被強行退市,,不相信地方政府不出手相助。對此,,奉勸還是謹慎為妙,。
增收不增利舊景重現 徹底改觀有待轉型升級
據統(tǒng)計,,雖然已公布2013年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在整體上保持著兩位數的業(yè)績增長率,但仍有超過300家上市公司在2013年出現了營業(yè)收入增長但凈利潤下滑的現象,。在313家“增收不增利”的上市公司中,,云南銅業(yè)營業(yè)收入與凈利潤的背離情況最為嚴重。據云南銅業(yè)年報顯示,,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5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72%,但凈利潤卻為-14.96億元,,同比暴降6111.63%,。
“增收不增利”的實質,是效率低,、投入產出比差,。從行業(yè)分布看,“增收不增利”的上市公司主要來自強周期行業(yè),。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313家營業(yè)收入上升、凈利潤下滑的公司中,,屬于機械設備,、房地產、化工,、有色金屬,、建筑建材、鋼鐵等強周期板塊的上市公司就多達182家,。從這個角度看,,產業(yè)轉型和升級十分必要,而且時不我待,。指望周期轉換效益一切照舊,,顯然不夠現實,而轉型和產業(yè)升級又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目標,。需要大筆投入,,需要新產業(yè)的選定,,需要對老舊產業(yè)的割舍,。從資本市場看,近幾年在大市不景氣的情況下,,電子商務,、文化產業(yè)、手游等領域,,依然被投資者看好,,市值屢創(chuàng)新高,,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