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jié)那天我在《前任攻略》和《北京愛情故事》兩部電影之間選擇了后者,。之所以這么選,是自覺遵從這兩部電影在海報,、預(yù)告片等前期宣傳中傳達的信息——《前任》告訴我“此片獻給古靈精怪潮人男女,,您這樣圍著灶臺轉(zhuǎn)的孩兒他媽就算了”,而《北愛》說的是“我們老少咸宜童叟無欺還有少少懷舊實乃居家旅游之必備佳品”,。好吧鼓起勇氣,,我們和無數(shù)小情侶們一起走進放映廳。 看完電影,身邊孩兒他爸默默發(fā)動車子,,開出好遠說了句:“這種一段兒一段兒的電影不好看”,。我知道他之所以說“這種”,是因為上一部我倆一塊進電影院看的是《私人訂制》——基于同樣的原因,,我認為這部《北愛》絕不算爛片,。更何況,我一點也不反感“一段兒一段兒”的形式,。那么多好看的電影都是一段兒一段兒的:《真愛至上》,、《通天塔》,,還有我特別喜歡的《360度》……蕩氣回腸的愛情總有家國之殤打底,普通人的情深緣淺說多了難免尷尬,,倒不如點到為止,見好就收,。電影處女作選擇這個形式,,且段落間銜接自然,足見陳導(dǎo)演是聰明人,。 形式之外,,評價愛情輕喜劇和都市時裝片,我喜歡用“土”與“不土”做標(biāo)準(zhǔn),。土有外表土和內(nèi)里土,。拜國力增長所賜,,這些年國產(chǎn)片里外觀土的不多,,即便有問題也總是出在用力過猛,,像亦舒多年前調(diào)侃香港土豪的話:“去街市買菜也要戴幾克拉的鉆戒”。觀念的土卻往往比外表土更有殺傷力,,分分鐘把一部制作精良的時裝片搞成雞肋,。想想看,一幫現(xiàn)代感十足的俊男靚女,,做足了玩世不恭,,看破紅塵的范兒,,最后的最后,,糾結(jié)仍然是:“選豪宅還是選真愛?”這,,是不是有種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 偏偏這就是《北愛》第一個,,也是重要段落的核心戲劇沖突,。這么平庸的橋段,辜負了佟麗婭的美貌,。而王學(xué)兵,、余男所在的中年A組,,演出的故事更俗套。像性癮患者一樣到處亂睡的丈夫,,和老黃牛般忍辱負重的妻子,,這仿佛是窮人對富人婚姻生活的典型臆想,。五個故事中,,只有梁家輝和劉嘉玲代表的中年B組,略有新意略接地氣,。面對愛琴海夜色,,劉嘉玲那句“這么貴的東西,,我不吃我心疼”,,講出了些許老夫老妻的真實,。 對我這個年齡的觀眾來說,,看《北愛》,無法避免會聯(lián)想到拼盤式愛情片的前輩——《愛情麻辣燙》,。我仍然記得王學(xué)兵(是的,,那部電影里他還是個普通青年)和女朋友在商場試戴鉆戒卻脫不下來的尷尬,,以及買好了早點卻找不回男友家的徐靜蕾,,迷失在北京90年代的水泥叢林中。那些個人化的,,充滿趣味的情節(jié)也許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特質(zhì),,塵埃還未落定,,人們的價值觀也遠不止一個維度。 在《北愛》里,,中年王學(xué)兵手舉煙斗,,教育年輕人:“愛情就像鬼,,誰都說它有,,誰也沒見過”,。這是微信上大家天天進補的雞湯段子,。可愛情這個東西,,不是你調(diào)侃一句就能解構(gòu)。動人的愛情電影,,大家也都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