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A股未延續(xù)前一天跌勢,由權重股領軍上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1.11%至2142.55點,深圳綜指漲0.14%至1157.20點,。創(chuàng)業(yè)板及中小板指數(shù)均微微下跌,,部分新股跌幅較大。
昨日筆者提示調整無多,,股指再跌些就會再創(chuàng)新高,,整體上或呈現(xiàn)“進三退二”格局,但筆者沒想到會這么快,,更沒想到會以部分銀行股漲停形式實現(xiàn),。
銀行股走強和消息面關聯(lián)較大,昨日有消息稱,,“北京銀行和小米簽署了移動金融全面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在移動支付、便捷信貸,、產品定制,、渠道擴展等多方面進行合作,。”
這條消息足以促使投資者產生遐想,,促使部分資金殺向超跌銀行股,。在上午將近收盤時,中信銀行及北京銀行已有躁動,,午后則雙雙漲停,。前幾天中信銀行原本就有與阿里的傳言,昨日只有這兩家銀行股漲停,。
近半年來,,銀行飽受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企業(yè)“欺凌”,奶酪顯然已被人拿走許多,,現(xiàn)在“恐龍們”似乎慢慢蘇醒過來,,展開了反擊。就銀行參與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來說,,銀行應該既有優(yōu)勢,,也有劣勢。優(yōu)勢是用戶資金安全度似乎在銀行能更有保障,,而劣勢也比較明顯,,大致有兩個:一為銀行的經營成本極高,二為銀行機制頗為僵化,。當然,,一些民營銀行在機制上會較國有的好些。
在銀行股榜樣作用下,,昨其他權重股大多也有所表現(xiàn),,如“兩桶油”,保險股等,。不過從上述消息面來看,,未來權重股能否帶動股指進一步上漲,關鍵還看銀行股,,中石油,、中石化等并非此次上漲的主角。
除上述利好外,,保監(jiān)會新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jiān)管的通知》也是明顯利好,,因其調升了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上限至30%(原為25%)。
總而言之,,昨日消息面較支持銀行及其他權重股上漲,,而恰好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次新股率先殺跌更強化了權重股上漲預期,,于是大盤就走成了這樣,。
當前市場熱點貌似已切換至權重股,但筆者認為不可過快下結論,,建議投資者多觀察幾天再說,。個人以為,昨日權重股強勢之中多少帶有些被動性質,,所以其上漲似有些可疑,。
如果仔細觀察盤面,不難發(fā)現(xiàn)昨日先是新股,、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等小票或題材股下跌,而后才有權重股上漲,,且權重股中先漲的并不是銀行股,,而是一向默默無聞的航空股。
這樣的盤面細節(jié)十分微妙,,也未必引人注意,。這暗示著銀行股行情在主動性方面有所欠缺。大伙不妨設想:假如事情是反過來的,,即先有銀行股等權重股上漲,,而后才有小票及投機股下跌,這種情況下銀行股上漲是不是更能呈現(xiàn)出主動性,?
主動上漲和被動上漲雖然結果一樣是上漲,,但性質顯然不同,因兩者所反映的主力意愿并不相同,。就效果來看,一般而言,,前者往往會走得更遠,,而后者一般走不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