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意的時候,郵商們會安靜地坐在一小方玻璃柜臺前,,端杯茶,,看看報�,!榜R年小本票要嗎,?”、“大版也有,,看點什么,?”偶有顧客進(jìn)到市場,方才還兀自獨坐的郵商們,,立馬被激活,。年關(guān)將至,炒一單生肖票能頂上班族半年薪水,,這些賣“花紙頭”的郵商又迎來年度掘金季,。
一單生肖票頂半年工資
新春將至,生肖票是郵市里的“寵兒”,。郵商們“應(yīng)季”會把大小版的生肖票,,醒目地擱在玻璃柜臺的最上層。青云樓郵市里的郵商Y先生也不例外,,他指著柜臺里的一疊蛇年小版票說:“噥,,那一疊一共160張,專做批發(fā),�,!闭f話間,Y先生連眼皮都沒抬,,根本無意瞧記者這副生疏的新面孔,。
隨便在市場里晃悠一圈,不難發(fā)現(xiàn),,2014馬票發(fā)行還未滿月,,就已遭遇“馬上漲”:面值12元的馬年小本票叫價25元;面值24元的馬年大版經(jīng)歷了過山車的漲跌,,從320元的峰值漸漸回落到280元,。
隔了好一會兒,Y先生才瞧了瞧面生的記者,,平淡地“告誡”說:“你們(新手)不知道啥時撒手,,別蹚這趟渾水。”Y先生搗鼓著計算器解釋說,,通過內(nèi)部渠道拿郵票期貨,,入手100套面值24元的馬年大版成本是2400元,即便按照280元回落后的市場價計算,,也能凈賺25600元,。炒成這一單,就能頂一名月薪4000元出頭的上班族半年工資,。
同樣的道理,,有漲就有跌,這幾天,,馬年大版票從320元的最高價,,直墜到280元,每套“縮水”40元,,入手100套就等于減值4000元�,!艾F(xiàn)在別買生肖票,,水分大,5月以后再入手,�,!盰先生低聲叮囑道。
一套郵票換來一世陪伴
40歲的Y先生算是郵市里的“少壯派”,,集郵20多年,,自嘲不過是個玩“花紙頭”的人。早年還在安徽農(nóng)學(xué)院讀大專時,,就是學(xué)校里的集郵骨干,。“我老婆還是我徒弟呢,�,!�
Y先生回憶說,妻子是自己的大學(xué)師妹,,上世紀(jì)八十年代那會,,還是小學(xué)妹的妻子特別迷戀一套16枚的《齊白石作品》特種郵票,到處搜集,。一看這架勢,,Y先生爽快地出手相贈。
“一套票面值就8元,,自己當(dāng)時一個月工資也才10元,。”一套票換來一輩子的相伴,Y先生覺得超值,。
單枚1.2萬元的猴票算個啥,?Y先生彎腰從柜子里翻出一本書,向記者介紹一枚身價300萬元的
“文革票”——《萬里江山一片紅》,�,!爱�(dāng)時這枚郵票因為錯將臺灣島留白,沒有涂紅,,而被緊急追回,。”Y先生說,,“目前,,市場上一共只留存下48枚�,!�
“買套好房,,買輛豪車,湊點禮金,,還有富余呢,。”Y先生露出一排大牙,,嬉笑說,,算算,光這一枚郵票就足夠娶老婆了,。
炒郵票就像傍“高富帥”
“現(xiàn)在人想一夜暴富的不在少數(shù),。炒郵票就像傍‘高富帥’,沒有點資本可別干,�,!盰先生實言相告,郵票里的水還是有點“深”的,,尤其是對于剛?cè)腴T的藏家,。“顏色,、齒孔,、背膠這些都有門道�,!奔]多年的老趙將記者拉到一邊說,,假票、次票,,沒點郵識還真“傻傻分不清楚”,。郵市有風(fēng)險,,入市需謹(jǐn)慎。
在下海炒郵前,,Y先生是合肥一家國營筆廠的員工,,集郵純屬個人愛好。從郵迷到郵商,,Y先生也交過不少“學(xué)費”,,上世紀(jì)90年代他還跑到上海郵市“蹲點”兩年,專門取經(jīng),�,!�1997年,小本票炒得特別熱,,然后陡然泡沫就滅了,。”Y先生說,,回想20多年來,,就只虧過那一筆。漸漸地,,摸出了門道,,也就罕有再“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