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管機構對全球一些大型銀行是否曾操縱外匯市場的調查正不斷升級。據海外媒體報道,,美聯(lián)儲正在調查全球多家大型銀行的交易員是否操控匯率,,結果可能令銀行上繳天價罰款,銀行業(yè)為自身不當行為的“埋單”似乎還遠未結束,。
美聯(lián)儲以及多家監(jiān)管機構正在調查交易員是否為了獲利最大化,,彼此分享可能讓他們操縱外匯市場的信息。目前,,至少有十幾家金融機構接受了監(jiān)管機構的調查,,至少12位外匯交易員被要求暫停工作或強制休假。勞埃德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均宣布,,銀行內部對外匯市場操縱問題展開了調查,,花旗銀行上周還解雇了歐洲現貨交易主管羅昂。多家大型外匯交易商都表示,,美聯(lián)儲調查外匯市場操縱案,,可能促使銀行改革處理客戶訂單的方式。
據悉,如果美聯(lián)儲檢查出銀行在管理上出現漏洞,,可以給銀行發(fā)送報告,、發(fā)出命令、處以罰款以及禁止有關人員市場進入等懲罰,。此外,,美聯(lián)儲還計劃就限制銀行對大宗商品的持有和交易征集意見。美聯(lián)儲表示,,銀行持有和交易大宗商品以及大宗商品的衍生品可能造成利益沖突,。
目前,正值全球大型銀行的多事之秋,。這些銀行正在面對反復出現的丑聞,,從操縱外匯市場,到不當銷售抵押貸款證券等,。歐盟日前對多家跨國銀行處以17億歐元的罰款,,以懲罰這些銀行操縱關鍵利率指標。新加坡金管局日前宣布,,對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瑞銀集團和荷蘭國際集團等20家涉嫌操控Libor(倫敦同業(yè)拆借利率)的銀行作出處分。不過,,新加坡金管局并沒有征收相關銀行的罰金,,而是要求這些銀行以零利率在新加坡央行存放更多的存款。
利率操縱者究竟賺了多少,?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jiān)管局(FCA)數據顯示,,僅2008年,德意志銀行就從與有關Libor及全球其他基準利率的交易中至少獲得了5億歐元的巨額盈利,。歐洲貨幣與機構投資者的調查顯示,,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和瑞銀已經控制了全球超過一半的外匯交易,。
目前,歐美銀行業(yè)紛紛下達了自查命令,,因為他們擔心監(jiān)管機構針對外匯市場的調查將引發(fā)如同Libor操縱丑聞那樣嚴重的法律問題,。不過,天價罰金依然擺在這些大型銀行面前,,美國投行KBW分析師預計,,歐美大型銀行可能需要花費近1000億美元就利率和匯率操控調查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