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發(fā)布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幅度驚人,,同比漲幅分別高達18.3%、17.4%,、17%和16.5%,。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僅有1個,就是溫州,。
而房價已連續(xù)22個月下降的溫州,,被質疑松綁了樓市調控政策。業(yè)內認為,,在房價跌跌不休以及實體經濟告急的大背景下,,溫州成為了中國首個松綁地方樓市限購令的城市。溫州市住建委官員證實,,在國務院規(guī)定限購政策框架內,,溫州對地方版限購令進行調整,允許本地戶籍家庭在市區(qū)購買第二套住房,。而2011年3月出臺的限購令不允許購買第二套住房,。
“這一激活樓市的政策調整,出發(fā)點是為了拯救實體經濟�,!睂τ诿襟w普遍的“微調”解讀,,溫州市住建委認為,當地并不存在“微調”房產政策,,只是對國務院限購令政策再次做的正確解讀,,將當地樓市的限購令政策回歸到國務院相關政策框架。
溫州放寬限購令
據了解,,2011年3月,,在國務院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后,溫州市下發(fā)《關于落實住房限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規(guī)定,,自2011年3月14日起,本地戶籍家庭及納稅或社保滿一年的非本地戶籍家庭只能新購買一套住房,,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溫州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溫州市內購房,。
由此可見,與其他城市相比,,溫州版限購令顯然更為嚴格,。此次限購政策調整后,溫州將與多數城市現行限購政策相同,,意味著在2011年3月14日之后,,已購買一套住宅的本地戶籍家庭,可以再購買一套住宅,,但名下所有房產只能是2套,,之前名下無房產的可以再購買2套。
“目前,,溫州市的房地產限購政策還是圍繞國務院規(guī)定的政策框架,。”溫州市房管局副局長余躍彬介紹,,之前是比其他地方都嚴格,,限制了不少改善型需求,現在是調整到和其他城市一樣,,符合購房資格的溫州市居民可以購買2套住房,,但名下所有房產最多只能是2套。
中原地產副總經理殷則環(huán)認為,,溫州市限購令本來非常嚴格,,如今放松政策后,依舊在國家對房價調控的范圍內,,“應該是微調,,大的政策方向還是要看國家給予的指示”。
值得一提的是,,溫州放寬限購政策后,,CREIS中指數據庫數據顯
示,8月第二周監(jiān)測的42個城市中,,近六成城市商品房周均成交面積同比上漲,,其中溫州以164.66%的漲幅領跑,。據統(tǒng)計,上周溫州累計成交房源1493套,,成交面積170410.52平方米,,與前一周的568套相比,環(huán)比上漲162.9%,。
易居中國分析師薛建雄指出,溫州“松綁”限購政策最根本原因是當地房價出現暴跌情況,,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fā)展,。房價的暴跌則是當地企業(yè)發(fā)展低迷,經濟環(huán)境不好造成的,。所以當地政府用適當的政策松綁,來促進樓市的發(fā)展,,挽救經濟低迷狀況,。
成交量明顯上升
據了解,溫州調整限購政策以后,,成交量大幅提升,。溫州市住建委房屋登記大廳內人頭攢動,800多個座位座無虛席,。
“在經過之前長時間低迷后,溫州樓市新政讓一些購房者的心理預期發(fā)生了變化,�,!�21世紀不動產(溫州)地產經紀人稱,限購令調整后,,咨詢的客戶明顯增加,,原來一天電話也就1-2個,現在至少有6-7個,。
業(yè)內人士認為,,不論是當地限購政策回歸國務院政策框架,,還是對當地限購政策“微調”,這對溫州房地產市場來說,,都是積極信號,。在他們
看來,新措施的推行有利于溫州房地產市場的活躍,。
值得注意的是,,受限購政策松動、新盤熱銷等綜合因素影響,,溫州市區(qū)土地出讓速度明顯加快,,近半個月的時間,市區(qū)已有6宗,、223畝住宅和商服等用地成功出讓,,出讓密度之大為近年少有,其中個別地塊甚至出現高溢價率,、多輪競標情況,。近期溫州郊縣(市)還有28宗地塊等待出讓,總面積超過900畝,,出讓起始總價超過34億元,。
溫州限購令的松動,也打開了市場的想象空間,,對于會否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業(yè)內人士認為,還有待于觀察,。
松綁或為挽救實體經濟
溫州,,素有樓市風向標之稱,曾以炒房,、炒樓名聞全國,。雖位居三線城市,但房價也曾瘋狂領漲全國,,最高峰時甚至超出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當年,溫州民間借貸約六成進入樓市,。據溫州企業(yè)家聯合會統(tǒng)計,,2011年溫州民間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之前,全市100家明星企業(yè)中半數以上涉足樓市,。溫州的蓋房團和購房團足跡踏遍全國各個城市,,特別是中央出臺4萬億刺激計劃、采取寬松貨幣政策并推行十大產業(yè)振興政策后,,溫州民間資本更是信心滿
滿地大舉殺入房地產,、礦產和新能源等領域,。但隨著樓市調控,特別是2011年限購政策出臺后,,溫州房價開始持續(xù)走低,。浙江省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溫州GDP為1695.30億元,,增速僅7.4%,,較一季度回落0.3%,低于全省8.3%的增速,,在全省墊底,。GDP總額也已被紹興超越,居浙江省第四位,,并且面臨著被嘉興,、臺州、金華超越的危機,。
再加上宏觀調控對房地產采取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打壓政策,限價,、限購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得溫州投資房地產遭受重創(chuàng)。溫州本地的房地產已經“腰斬”,,近兩年價格差不多下滑了50%,,在外地投資的房地產也遭受重創(chuàng),紛紛被套,。這樣一來,,影響了實體經濟,造成了整個經濟陷入深度危機,。
“對嚴厲的樓市限購政策進行微調,,不僅僅為了樓市,也為了實體經濟,。”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此前當地企業(yè)大肆擴張,、涉足房地產,“錢荒”出現后,,企業(yè)資金從樓市撤離以緩解壓力,,無疑也成為助推溫州房價下跌的一張多米諾骨牌。拯救實體經濟,,需要解套涉足其中的資金,,緩解實體企業(yè)的現金流,。“因此,,激活樓市的政策調整,,出發(fā)點更多為的是拯救溫州的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