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青花蓋罐里盛著豬油,,總在我伸手可及的地方。 有些菜肴用了豬油,,已經(jīng)得一半勝算,。比如本幫名菜響油鱔糊、清蒸鰣魚,,蘇式的白汁鮰魚肚,、白汁魚唇,河南的瓦塊魚,,都是必須用豬油烹飪的,。點心里的八寶飯、寧波湯圓,,自然更少不得豬油。上海人最喜歡的幾樣家常吃食——餛飩,、菜湯面,、菜飯、醬油炒飯,,沒有豬油,,簡直就是徒具形骸,沒有了魂靈頭,。 但是這幾種菜點,,要用不一樣的豬油。 清蒸鰣魚,,要用豬網(wǎng)油,。網(wǎng)油是包裹豬內(nèi)臟的油,藏在肌肉里,,呈漁網(wǎng)狀,。用網(wǎng)油包裹整條鰣魚清蒸,均勻滋潤,。還有網(wǎng)油鵝肝,、網(wǎng)油豬腦同出一路,煎烤之后,,油滲入食材,,油渣亦酥脆無筋,幾可含化,。只是一頭豬只有一張網(wǎng),,飯店也不一定能經(jīng)常進到網(wǎng)油。家常蒸鰣魚,,抹點豬油也就算考究的了,。只是抹什么豬油,還另有講究。 最常見的是豬板油,,你去肉攤買肥肉熬油,,不特別說明,老板給你的就是板油,。板油是豬腹部的肥肉,,出油快且量大,煉油后油渣縮得一點點,,遇水軟塌,,不可入菜。板油煉出的豬油香味不濃,,拿來炒菜足矣,,可是要用它來點綴餛飩、湯面,,就先天不足,。 餛飩、湯面,、炒飯用的豬油,,須是肉油,是豬背上的肥膘,。俗話說,,骨頭邊上長好肉,別忘了,,好油出在肉邊上�,。∥姨舸笈殴�,,一定要華麗地鑲著一圈肥膘的,,這肥膘是大排最精彩的部分。肉油香得豐滿渾厚,,湯面點心加上一勺,,如畫龍點睛,即使只是醬油炒飯,,用了這種豬油,,也會化平凡為神奇的。肉油出油量比板油少得多,,做人家的主婦就不舍得選用,。但相對的,肉油煉油剩下的油渣又香又酥,,遇水不縮不爛,,拿來滾豆腐,,炒青菜,做咸菜面是一級美味,。 話又說回來,,肉油又香又潤,卻不能用在寧波湯團里,。寧波湯團的黑洋酥餡心,,必須用去了筋的板油。湯團煮熟,,板油正好全部溶解,,渣滓全無,味道恰到好處,,不會淹沒芝麻的香味,。蔥油餅、韭菜盒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凌冽的冬夜,裹挾著一身的寒氣歸家,。廚房里只有昨天剩下的冷飯半甑,可這絲毫不能令我沮喪,。青花瓷罐里的豬油斂著黯啞的白光,,一經(jīng)熱力,即刻有脂香如花兒在鍋里盛放,。做醬油炒飯,,油鍋里先下冷飯后下醬油,飯粒吸油,,醬香便浮光掠影不能深入,。油八分熱時,須先倒入生抽小火慢煸,,至鍋內(nèi)不再有蒸汽升騰,,油與醬充分融合,才下冷飯翻炒,。 或者除了剩飯之外,,你還有幾只鴿子腳級別的開洋,兩顆霜打過的矮腳青菜,。那么,,用豬油煸香黃酒泡發(fā)過的開洋,加水大火煮出淡白的湯底,,是一碗極簡主義風(fēng)格的青菜開洋泡飯,。 以前菜油粗制,成菜色面不夠美觀。豬油味香,、色亮,,為大小飯店所愛用。一味濫用豬油,,終究是壞廚子對懵懂食客味覺的諂媚,。實不足取。但無論健康的風(fēng)向標(biāo)如何輪轉(zhuǎn),,我都不會舍棄豬油,,因為有它在那里,你的胃就永遠可以期待一種最扎實,、質(zhì)樸的撫慰,。 有豬油的廚房,有凡塵俗世的寄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