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銀行案“主角”劉濟源日前收到了一審判決:4項詐騙罪名成立,,數罪并罰判處無期徒刑。
但此案還有眾多謎團未解,,包括神秘的審判過程,,損失的20多億元流向了哪里,齊魯銀行如何化解損失,,行賄數額特別巨大為何不予追責,。
劉濟源一審被判無期徒刑
15日,,濟南市政府通報了劉濟源案一審判決情況。通報稱:“騙取銀行,、企業(yè)100多億元資金的2010年"12·06"偽造金融票證案,,14日由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劉濟源被判處無期徒刑,�,!�
通報稱,法院經審理查明,,劉濟源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采取私刻存款企業(yè)、銀行印鑒,,偽造質押貸款資料,、銀行存款憑證、電匯憑證,、轉賬支票及以企業(yè)的名義在銀行開立賬戶,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讓企業(yè)向其控制的賬戶內存款等手段,,騙取銀行、企業(yè)資金共計101.3億余元,。案發(fā)后,,追繳贓款贓物合計82.9億余元。法院認為,,劉濟源的行為構成貸款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票據詐騙罪,、詐騙罪,。四罪分別判處無期徒刑,數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記者注意到,,這個情況通報是濟南市政府發(fā)出的,作為審判機關的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并未成為信息通報的主體,。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劉濟源案從去年12月到今年4月上旬,曾經有3次庭審,,最后一次媒體報道的庭審是4月8日,,因為劉濟源的身體狀況及辯護律師未出庭而中止,。
損失絕大部分在齊魯銀行
上述通報并未提及齊魯銀行,但齊魯銀行無疑是劉濟源案的最大損失方,。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樣做是為了淡化該案中的齊魯銀行元素。
案發(fā)后,,齊魯銀行一直緘默不語,,任由外界猜測損失數額。直到今年4月28日,,才公布了2010,、2011和2012年年報。其中2010年的年報第一次披露,,損失共22.59億元,。
這一數字與上述濟南市政府通報的案情數據基本相符。
“這些未追回去的錢,,應該是損失掉了,。劉濟源一直做投資,如果不是資金鏈斷裂,,他還可以玩下去,。齊魯銀行案當時也不會發(fā)生�,!鄙鲜鲋槿耸糠治�,。
齊魯銀行稱,截至2012年12月31日,,該行涉案資產損失已全部處置完畢,。
如何“處置”損失?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可能有幾種情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核銷不良貸款;在進行類似債轉股,、投資等類型的“交易”,。
關于后者,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是近兩年來濟南市和山東省一直著力處理的問題,。
另外,根據齊魯銀行的年報,,近3年來,,齊魯銀行加大了核銷不良貸款的力度,2010年、2011年,、2012年齊魯銀行分別核銷不良貸款3.37億元,、15.83億元、7.59億元,。
此前的信息表明,,山東的國企中,山東能源集團卷入齊魯銀行案很深,。山東能源集團下屬棗莊礦業(yè)集團,、淄博礦業(yè)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yè)都涉案。
劉濟源的“技術路徑”是:先是攬儲,,將國企資金攬至目標銀行作為定期存款,,并以自身公司名義向國企支付補償金或向國企領導輸送個人利益;攬儲后,,他通過偽造的手續(xù)和企業(yè)印鑒,,以目標存款為擔保,辦理等額的第三方存單質押貸款,,從銀行套取貸款用于投資,。
行賄者不追責
前述通報中,劉濟源共涉及四項罪名,,即貸款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票據詐騙罪,、詐騙罪。這四項罪名一審都確認成立,,并且每項罪名都分別判處無期徒刑,。記者注意到,關于行賄罪并未起訴,。
此前,,山東省財政廳監(jiān)督檢查局原副局長李福祿因涉及劉濟源案,于今年1月被二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法院認定,李福祿收受劉濟源賄賂錢物折合人民幣總計3135.26萬元,。
這只是劉濟源行賄的一部分,。劉濟源案中涉及的官員,基本都是涉嫌受賄犯罪,。這些官員已經有少部分公布了處理結果,。
北京天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錢列陽昨日告訴記者,在行賄罪方面,“如果是以行賄為手段達到詐騙目的,,詐騙重罪吸收行賄輕罪,。”
根據刑法第390條:對犯行賄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行賄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被認定為“情節(jié)特別嚴重”,。
劉濟源案造成20多億元財產損失。顯然就不是“情節(jié)特別嚴重”及“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可以涵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