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在今天不確定的經濟環(huán)境中,央行制定的2%通脹率已經完全失去了經濟指標意義,,轉而成為一種有效的政治溝通手段,。這對未來的投資結構和投資哲學已經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優(yōu)質”,、“現(xiàn)金流充沛”的概念已經轉變。前30年,,輕資產,、低勞動力成本的公司股票具備與債券相同的本質,即無論如何,,都要提高收益率才能增加贏利,。而提高收益率的前提是擴大投資,加大分紅,。這使得這些股票的短期目標經營完全建立在對現(xiàn)金流渴求的基礎上。然而,,隨著總體形勢的變化,,當全球的債券收益率已經降至極低的水平之時,這套模式顯然不再適用,。 其次,,我們必須要明確,過去30年,,政府是信貸友好型的,,而今天則變成了債務友好型。為了減輕債務,,政府對于發(fā)行廉價貨幣的熱愛將有一種不由自主的沖動,。要知道,在一個實際利率為負值的世界中,政府往往利用通脹來降低實際債務的價格(經常是打著增加就業(yè)崗位的口號),。 所以,,對于投資來說,要在這樣的廉價貨幣環(huán)境中,,去尋找那些具有真金白銀本質的公司,,比如,公司手中有硬性資產,,能夠持續(xù)不斷地支持商業(yè)經營行為,、能夠最低限度地壓低勞動力工資,且能平穩(wěn)渡過通脹壓力的企業(yè),。與此同時,,公司將不大可能再度獲得更多的廉價信用,他們必須要實施結構重組,,以降低經營成本,,并以最大限度獲得現(xiàn)金流的支撐,同時,,對現(xiàn)金流的消耗也將出現(xiàn)明顯上升,。 縱觀股票市場,只有基礎能源和大宗商品領域符合我們上述的定義,。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去10年中,借助于中國崛起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騰飛的因素,,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迎來了漫漫10年牛市,,許多在基礎能源領域投資的銀行和交易都發(fā)了大財,總共約實現(xiàn)了2500億美元的利潤,。雖然由于經濟危機,,大宗商品領域的贏利步伐漸緩,但其贏利水平仍然在證券市場中名列前茅,。與此同時,,消費類企業(yè)則將受到無情的拋棄。 當通脹的理念和哲學已經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時,,資產的重新組合已經是大勢所趨,。也許,戰(zhàn)無不勝的板塊概念將再一次重新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