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過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為李安繼《綠巨人》后時隔近十年之后的又一次沖鋒。
“我在發(fā)掘新的電影語言,創(chuàng)立新的東西,�,!崩畎苍谛缕l(fā)布會上說,,“我在做一個開路的先鋒,�,!�
他指的是飽受影壇爭議的3D新技術,。日前,,李安來京宣傳自己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該片講述了一個印度少年與一只動物園的老虎在太平洋上漂流的故事,預計在11月22日全球同步上映,。這是李安執(zhí)導的第十二部作品,,即將步入耳順之年的他,選擇了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迎接“商業(yè)與藝術如何共存”的挑戰(zhàn),。
這部改編自獲獎小說的影片集合了所有電影界公認的“硬骨頭”:拍攝小孩,、動物、水,。即使是傳統(tǒng)的2D手法,,也很難達到十分理想的拍攝效果,這位表面看起來溫文爾雅的華人導演卻又給自己加上了3D這樣一個“緊箍”,。
其實,,這也完全符合他二十多年職業(yè)生涯的一貫原則:從不重復自己,從來都選擇新的硬骨頭去啃,�,!霸绞桥牟怀鰜碓较肱模髞砭椭粤�,,非要做出來不可,。”李安笑道,。
�,?杏补穷^
電影預告片里有這樣一個場景:夜晚海面出現(xiàn)成群海蜇,發(fā)著熒光,,一頭巨大的鯨躍出水面,。奇幻瑰麗的畫面令許多觀眾嘆為觀止,但這卻不是小說中的情節(jié),。
“書里面有意思的東西,,看起來不見得有意思。我做了我的研究,,海上會碰到什么東西,,有什么奇觀�,!崩畎步忉尩�,,“我需要做一些視覺上的奇觀,,刺激觀眾的想象——大自然是這么大,我們是這么渺小,。”
影片中因為有些魔幻色彩,,所以很多特效都只能依靠后期制作,。“最困難的是水,。大量的水,,覺得人是很無奈的——每一個鏡頭都是刻骨銘心的經(jīng)驗�,!崩畎舱f,,“我從來沒有見過在電影里面把水拍好的,從來沒見過,�,!�
李安在臺灣的臺中找了個廢棄的機場,修造了一個75米長,、35米寬的大水池,。為了模擬海上涌浪的樣子,他從水池的一邊沖浪,、另外一邊消浪,,這樣才能控制浪型、波長和節(jié)奏,,造出深海涌浪特殊的長振幅起伏,。
但畫面的外圍部分,只得靠電腦來做特效,。水的難處在于它又是流動的,,又是透明的,有折射,、有特殊的粒子感,,在電腦上一幀一幀慢慢做出來花費不菲,需要事先做詳細的計劃,、做一個鏡頭常常需花兩個禮拜,,加之李安的高要求,最后“很多電腦公司都有點兒吃不消了”,。
至于為什么要用3D,,李安的解釋是:解套�,!�2D的話肯定拍不出來,,”他說,,“我想在視覺上開拓一個空間,可能就有了解套的方法,�,!�
美國福斯公司(FOX)當初找到他時認為,只有他這個華人導演才能拍出東方題材的作品,。李安思考,,書中關于圓周率π(“派”也是主人翁的名字)的闡釋有些哲學意味,“π是一個無理數(shù),,是個無解的東西,。怎么在無解中看到圓圈,怎么表達非宗教性的對神的概念,,就像是中國人說的‘老天爺’——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我希望把東西方好的東西都能夠結合出來�,!�
而另外,,一個人在海上漂流的故事也具有高度的戲劇化和娛樂性,如果用視覺語言表現(xiàn)出來效果也許會令人不可思議,。
于是,,李安首先把書本變成劇本——這是進行第一次解套;然后花一年時間做了一個70分鐘的卡通片,,呈現(xiàn)給福斯公司具體的拍攝方案——這便是第二次解套,。大家開會商討一年半之后才拿到預算,拍完之后又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做后期制作,。直到兩個禮拜前才完全交片,。
“我是用3D思維的方式來拍的,”他說,,“大家過去覺得3D只是一個噱頭,,大部分是動作片在拍,沒有人把它當作藝術品來做,。(但考慮到)怎么去控制視覺,、把東西放在什么地方——這其實是一個新的媒體。所以在里面我也學到很多東西,�,!�
幾周前的紐約影展上,李安帶著他尚未完全“竣工”的作品去展映,,結果得到國際媒體的盛贊,,他老老實實形容當時的感受:“一看反映很熱烈,人就開始泄氣了,,支撐我的力量沒有了,。我覺得它可以為很多觀眾接受,。”
“不知道哪天到岸”
盡管有重重的技術阻礙,,當被問到哪一部分是最困難的時候,,他說不出任何其中之一�,!斑@部電影最難的部分,,我覺得是在商業(yè)跟藝術上面都要共存�,!�
這位靠《飲食男女》等“父愛三部曲”起步,靠《理智與情感》奠定學院派基礎口碑,,靠《臥虎藏龍》拿下奧斯卡兩項大獎提名,,靠《斷背山》第一次手舉著小金人對著全世界用中文說出“祝大家新年快樂!”又在拍攝大尺度諜戰(zhàn)片《色·戒》時飽受沉重歷史摧殘致情緒崩潰的導演,,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可以在藝術片領域“呼風喚雨”,。
在他至今上映的十一部作品里,只有2003年的《綠巨人》讓他承受過商業(yè)壓力,。結果那一部無可否認成為票房與口碑共同的失敗之作,。但他自己卻在一次采訪中說那是“唯一在好萊塢做的一部真正像好萊塢的作品”。
花費1.6億美元的《綠巨人》是文藝李安挑戰(zhàn)好萊塢商業(yè)模式的第一部作品,,這次投入過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將成為他時隔近十年之后的又一次沖鋒,。
福斯公司在全球發(fā)行的時候就擺出了商業(yè)大片的架勢,加之3D的“噱頭”,,自然會讓觀眾期待非常極致震撼的視覺效果,。可是另一方面,,李安說,,原著全球銷售量超過700萬冊,書本“大來頭”也會讓許多沖著思想內(nèi)涵而來的觀眾想要找到值得探索的東西,。
“所以我也掙扎了很久,,在我的內(nèi)心,藝術良心跟商業(yè)壓力,,還有讀者的期待,,基本上我是受足了罪!”他說,,“有一段時間,,我很想做‘烈士’——跟它拼了,它拿我又沒有辦法,,我是大導演嘛,!我就拍一個全世界最貴的藝術片,,名留青史�,!闭f完全場都跟著他笑起來,。
電影公司對“李安”金字招牌的信任度也經(jīng)受了一番考驗,四五年時間,、上億元資金一點一點地耗盡,,撐到最后上映才能見分曉。
要上映的日期一天一天逼近,,導演心理壓力自然也越來越大,。“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跟派一樣,,同老虎在小船上漂過太平洋,,不知道哪天到岸�,!�
李安希望,,這部作品能夠成為既有普遍性又有深度的片子。大家看完之后可以同家人,、朋友進行討論——因為這才是看電影的真諦所在,。
“故事講出來就已經(jīng)是你的了�,!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