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連熊數年,,成就了固定收益產品的頭角崢嶸,,債券型基金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銀河證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0月30日,,一級債基A類的平均收益率達到6.05%,,而除可轉債和指數型債基外,,其他類型債基平均收益率也均在5%以上,,其中更有9只債基今年以來的收益率突破了10%,。同期,,股基的平均收益率僅為1.14%。兩相比較,,債券型基金的業(yè)績優(yōu)勢不言而喻,。
事實上,自2008年A股“蹦極”以來,,這已非第一次債基戰(zhàn)勝股基,。從多家基金公司反饋的信息顯示,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的深入,,固定收益產品正成為各基金公司未來戰(zhàn)略規(guī)劃的“旗手”,,將有望充當基金業(yè)下一輪發(fā)展的主角。
機構眼中的“香餑餑”
讓眾多基金公司們將固定收益產品提升至戰(zhàn)略發(fā)展高度的最根本動機,,源自于客戶需求的嬗變,,其中,機構的態(tài)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某小型基金公司新任總裁明確表示,,未來以絕對收益為導向的固定收益產品將成為公司重點發(fā)展方向,,而這個思路來源于他上任后頻頻與機構投資者溝通的結果:在機構投資者眼里,經濟下滑尚不知“底”在何處的當下,,有穩(wěn)定回報的固定收益類產品顯然比業(yè)績起伏劇烈的權益類產品更加靠譜,。
記者從其他基金公司得到的信息也顯示,部分固定收益投研團隊實力較強的公司,,近期頻頻接到來自保險等機構投資者拋出的“橄欖枝”,,希望在專戶領域進行更多的固定收益產品合作。即便是日前曝出的國壽贖回200億指數基金重新分配的消息,,其背后也有著對絕對收益的追求,。
事實上,固定收益產品在機構投資者心目中地位的大幅提高,,除了A股市場長期低迷導致的權益類產品收益不佳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通過創(chuàng)新產品和提高杠桿倍數的方式,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也常常會超出機構的預期,,并成為支撐他們近年來實現絕對收益的重要力量,。以投連險太平人壽智選動力增長賬戶為例,截至8月31日,,該賬戶今年以來收益率高達11.38%,,大大超越同期上證指數近-7%的增長率,而其秘密武器卻是在組合中配置了較多的杠桿債基,。
資料顯示,,8月末,太平智選動力增長賬戶前十大重倉基金的總倉位超過97%,,其中,,富國天盈分級債券B占比超過20%,萬家添利分級債券B,、富國匯利分級進取、博時裕祥分級債券B等3只基金各自占比亦超過10%,。而2012年年初至8月末,富國天盈分級債券B市價增幅達17.24%,,富國匯利分級進取期間漲幅超過25%,,僅兩只杠桿債基就為智選動力增長賬戶提供了至少6.7%的收益率,貢獻度將近60%,。
新“藍�,!苯谘矍�
在機構投資者需求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深挖固定收益產品的潛力,。在他們眼中,,中國債市未來幾年發(fā)展空間廣闊,,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降以及利率市場的趨勢,都為債市提供了機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債券市場的春天才剛剛開始,這將成為他們將更多資源傾向于固定收益團隊的底氣,。
“在利率市場化的初期,,債券市場會迎來大擴張。以美國為例,,上個世紀80年代利率市場化完成后,,債券融資規(guī)模獲得飛速發(fā)展,很多優(yōu)秀的企業(yè)從之前的貸款轉向了債券市場直接融資,。這為債市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這也將孕育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產品陸續(xù)出臺,從而擴大基金公司的可投資標的,�,!蹦持麄鸬幕鸾浝碚f,“中國經濟的下滑,,意味著賺快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人們的風險偏好會大幅降低,這也將大幅推高債市的投資需求,�,!�
而基金公司扎堆發(fā)展固定收益產品的行為,令市場上的固定收益高端投研人才的行情水漲船高,。許多中小基金公司由于此前不重視固定收益產品,,人才儲備不足,被迫臨時高薪挖人來組建固定收益團隊,。而部分基金公司很早就確立了固定收益產品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團隊實力雄厚,品牌實力也得到了業(yè)內的認可,。這種現象,,預示著雖然債市“新藍海”近在眼前,。對于不同的基金公司而言,,固定收益業(yè)務的競爭從一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