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點見頂以來,已走過了完整的五周年。就指數而言,,第一輪急挫至1664點,只用了12個月,,第二輪則以陰跌方式出現,跌至1999點至今已達39個月,。經過5年的調整,,A股的國際化、市場化正在加速,,站在目前這個時點上看,,未來無疑將是一個不同以往的新時期。
從陸續(xù)公布的數據看,,宏觀面初露“喜”色,。但市場過于急功近利,疊加三季度業(yè)績的負面沖擊,,短期行情難于一帆風順,。急功近利行為完全暴露,如天津磁卡摘除“ST”帽子之后,,因銀卡由“磁”轉“芯”,,股價暴漲三倍有余;一個與頁巖氣類似的“地熱概念”,,引發(fā)一批關聯品種接連“一”字漲停,;調整IPO價格的洛陽鉬業(yè),更遇爆炒220%,;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也引發(fā)出版?zhèn)髅焦杉w躁動,。所有這些,均與近期業(yè)績關聯度甚少或沒有,,但市場為之亢奮。要解釋這種現象也很簡單,,股價長期調整之后,,特別是藍籌股趨于“穩(wěn)定”,場內投機者有了借機宣泄的空間,,壓抑已久的做多欲望也需要釋放,。然而,,如果市場并不能從估值上進行突破,反彈高度將十分有限,。事實上,,估值突破已變得越來越困難。
增量資金正在成為改變長期投資理念的一股力量,。近期機構資金入市的消息也接踵而來,,看上去都是好消息,先是匯金為首的“國家隊”,、大股東出手增持,,保險等機構也挺身而出,近期以銀行股為代表的一線藍籌股,,呈“V”形上攻走勢,,較大程度上與此類資金的行為相關。不過,,維護股價“穩(wěn)定”與公司投資價值真正浮現,,中間還是可能存在差距的。接下來,,需要的是業(yè)績增長的支持,。
至于海外方面的增量資金更讓人興奮。近期有超過30家境外機構計劃申請或增加對A股的投資額度,,金額超170億美元,。QFII的加速,與滬深交所全球“路演”有關,。然而,,所有投資機構并不是“救市主”,均為逐利而來,。在韓國,、中國臺灣等股市發(fā)展歷史上,估值國際化都是伴隨海外機構投資者的進入而加速的,,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全球范圍內,任何投資資本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對股市的投資回報要求也是相同的,,強調現金回報,注重股息率,。從現在的趨勢看,,一個不可逆轉的事實是A股估值國際化。
與此同時,,內部制度建設也在配合,。像新的退市制度引入營業(yè)收入,、扣非后的利潤、凈資產,、交易價格,、成交量等指標,目的就是解決“停而不退”,、“空殼”和炒作“殼”資源的市場怪現象,。還有分紅政策與再融資等相關聯,也進一步推動投資者理念的轉變,。如果IPO政策進一步市場化的話,,所謂“殼”價值便不復存在�,?梢灶A期,,那些長期無成長又分紅“鐵公雞”的公司,將面臨長期持續(xù)調整壓力,。
除資金結構外,,步入轉型期的國內經濟也是股市投資理念變革的另一個重要背景。正常趨勢上,,未來一段時間里,,將不再追求速度,焦點將集中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著力于產業(yè)升級與轉型,,然而,轉型與升級需要對原有傳統(tǒng)產業(yè)的全面整合,,中間的“陣痛”遠未結束,。9月出口意外沖高,遠超預期,,但不會成為趨勢,。
綜合而言,短期急功近利的行為,,反映了場內資金的困獸心理,,強烈的投機色彩并不利于行情持續(xù)深入。短期看,,本輪反彈的1/2位置(2050-2060點)為較重要的支撐區(qū)域,,不宜輕易擊穿,否則,,調整會進一步擴大,。從一線藍籌股的估值與動力看,目前狀態(tài)還保持良好,,對中短期大盤構成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