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泓盛2012春季拍賣會“澄質(zhì)朝神——銅鏡專場”于近日圓滿落槌,,總成交額達1424.16萬元,成交率高達83.52%,,整場拍賣人氣十足。銅鏡收藏與拍賣在前幾年尚是冷門,,但近兩年逐漸走熱。無論是3月下旬紐約亞洲周推出的由70件銅鏡組成的“銅鏡珍藏”拍賣,,還是目前在國內(nèi)各拍賣會涌現(xiàn)的專場,,都說明了中國古代銅鏡正處在價值回歸的階段,尤其是鑄造工藝極其精美的唐代及唐以前的銅鏡,。
專場頻推,,高價頻現(xiàn)
銅鏡進入拍賣領(lǐng)域的時間并不短,但真正為收藏愛好者所了解是始于2004年初中國嘉德推出的銅鏡專場,,當時的全部拍品均為民國時期知名收藏家關(guān)祖章先生的舊藏,。參拍的143面銅鏡都以高于預(yù)期的價格順利成交。其中唐代脫銀庭院仕女游樂圖銅鏡以45.1萬元的價位成交,,成為了內(nèi)地銅鏡拍賣的最高價,。此后,嘉德一直引領(lǐng)銅鏡拍賣,。2006年的嘉德春拍推出臺灣藏家息齋藏鏡及中國歷代銅鏡拍賣,,共上拍銅鏡168方,成交率57.74%,,共97件,,成交額490.68萬元,。2007年秋拍銅鏡專場數(shù)量200件,,成交額595.94萬元。2009年春拍中隋唐十二生肖四神鏡拍至112萬元,,秋拍中唐代海獸葡萄鏡以268.8萬元成交,。2010年有5家拍賣公司舉辦銅鏡專場,其中唐代海獸葡萄鏡以700萬元成交,,打破了銅鏡拍賣的紀錄,。
去年秋拍中,嘉德的“絕照覽心——德惠堂及海外收藏”銅鏡專場拍出3501.4萬元,,其中一面“四神畫像鏡”以264.5萬元成交,,當場最高價為一對唐代蓮葉伏龜金質(zhì)對盤,以920萬元成交,。嘉德之外,,去年秋季,保利,、翰海等也開始陸續(xù)推出銅鏡專場拍賣,。保利的“四乳神獸鏡”、“淮南起照”神獸鏡都以數(shù)百萬元價格成交。
別只考慮年代因素
從銅鏡拍賣市場來看,,戰(zhàn)國,、唐鏡價格最高,漢鏡其次,,宋,、元、金時期的銅鏡價格略遜,,明,、清時期銅鏡的價格則更低。從種類上看,,戰(zhàn)國的山字鏡,、菱紋鏡、蟠螭紋鏡,,漢代的規(guī)矩鏡,、神獸鏡、畫像鏡,,隋唐的瑞獸葡萄鏡,、花卉鏡、人物故事鏡,、金銀平脫鏡,、鎦金錯銀鏡等均是鏡中的珍品。
除了年代等因素外,,銅鏡研究專家賈文忠認為,,收藏古代青銅鏡,要從歷史價值,、文物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進行全面衡量。除了年代的考量外,,特殊的制作工藝方法,、款識、特殊的紋飾品類也是收藏投資關(guān)注的重點,。此外,,銅鏡的形狀、尺寸,、薄厚與材質(zhì)數(shù)量和珍稀程度,、銅鏡的紋飾精美繁密程度也是體現(xiàn)價值的一個方面。
除了時代與紋樣之外,,品相是否完好是銅鏡價值判斷的重要標準,。由于銅鏡多是入土陪葬埋藏之物,,所以出土后的銅鏡最好是銹蝕程度越小越好。同時,,紋飾的清晰度也是關(guān)鍵,。在銅鏡收藏中很講究版模,頭模鏡最受歡迎,。所謂頭模鏡,,是指第一次澆鑄的銅鏡,紋路清晰價值超過二模,、三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