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價比黃金,最貴的一張桌子達到3億元”,“在清朝乾隆年間,,1克金絲楠木價值等于10克黃金”,,“清代權(quán)臣和珅,就是因為用楠木造房子,,才被嘉慶皇帝賜死”……
自2011年以來,有關(guān)金絲楠投資與收藏價值的各類說法甚囂塵上,金絲楠既“名貴”又“稀缺”,,大有取代紫檀與黃花梨而成為名木之王的勢頭,。面對這股突如其來的金絲楠熱潮,圍繞金絲楠產(chǎn)生的各種概念是否真實可靠呢,?
木材,,遠未價比黃金
古典家具收藏家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中,將家具木材分為兩類,,第一類硬性木材,,包括紫檀、花梨,、紅木等6種,,第二類非硬性木材,則有櫸木,、楠木,、樺木、松木等十?dāng)?shù)種,,楠木中常被用作建筑及家具材料的有雅楠和紫楠,,紫楠別名金絲楠。
據(jù)中國家具協(xié)會介紹,,金絲楠在木材標準中歸為楨楠屬,,世界范圍內(nèi)共94種,在我國有34種,,生長分布的地域,,差不多遍及了南方各省。與黃花梨,、紫檀等名貴硬木高達數(shù)百年的生長期不同,,楠木在自然野生林的環(huán)境中只需要60多年便能成材使用,而人工種植林則只需要30年左右即可成材,。因為楠木生長周期相對較短,,而且后期生長迅速,因此國內(nèi)南方大型林場中多有種植,。楠木在歷史上作為民居,、廟宇以及棺木用材,使用廣泛,,因此舊料在民間也存量較多,。
中國家具協(xié)會傳統(tǒng)家具專業(yè)委員會主席伍炳亮說:“楠木價格一直比較平穩(wěn),資源供應(yīng)也比較充足,。近期木材價格,,上等的金絲楠拆房老料每噸價格為7萬-8萬元,中等料每噸3萬-5萬元,一般等級價格每噸1萬-2萬元,。目前,,最優(yōu)質(zhì)的金絲楠陰沉木,價格為每噸10萬元左右,。”
2011年底,,嘉德秋季拍賣舉辦了古典家具專場,,其中公認有清宮御制背景的“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蓮慶壽紋寶座”,以5750萬元成交,。中國家具協(xié)會傳統(tǒng)家具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鄧雪松認為,,古典家具的文化價值、藝術(shù)價值世界公認,,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xiàn)一件古典家具拍賣過億元的情況,。就目前市場看,“一件金絲楠桌子價值3億”的說法,,是人為夸大家具工藝與材料,,屬無稽之談。而所謂“清朝乾隆年間,,1克金絲楠木價值等于10克黃金”的說法,,更不可信,當(dāng)時楠木這類“柴木”,,一般按體積不按重量買賣,,而且清代的重量單位根本沒有克的概念,價格的例證根本沒有來源,。
使用,,并非皇家獨享
據(jù)《清史稿》記載,清代嘉慶皇帝宣布權(quán)臣和珅的20條罪狀,,第13條是“所鈔家產(chǎn),,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仿照寧壽宮制度,,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臺無異”。那么,,在清代金絲楠是否為“皇帝獨享,,民間擅用會引來殺身之禍”呢?原故宮(微博)博物院文�,?萍疾恐魅尾莒o樓表示:“和珅的第13條罪狀,,不是因為用楠木建房屋,而是他的房屋布置,、裝飾仿照皇家,,僭越制度,。在歷史上,金絲楠主要為建筑用材,,現(xiàn)存的明代建筑中,,故宮的欽安殿、十三陵大殿等都有使用,,還廣泛用于古代建筑的窗扇,、隔段、墻板以及漆木家具,。另外,,因楠木具有耐腐的優(yōu)點,也是棺槨的首選用材,,有‘壽木之王’的美譽,。在甘肅、湖北,、四川等地,,廟宇、祠堂,、民居中有很多楠木構(gòu)件,,至于棺槨用楠木的就更多了。在古代典章中沒有發(fā)現(xiàn)把金絲楠作為皇宮專用木材,,民間不能擅用的記載,。”
在清代宮廷,,金絲楠家具又處于什么地位,?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介紹,清代宮廷家具主要以紫檀,、黃花梨硬木家具和髹漆家具為主,。金絲楠木性較軟,容易損壞,,因此用它制作家具時,,一般都用它作胎,外面再貼金或上漆,,以及包上紫檀等硬木做成包鑲的家具,。單純以金絲楠制作的家具,如果不加以髹漆裝飾,,在宮廷家具中級別是比較低的,。清式宮廷家具的代表是紫檀,在康、雍,、乾三朝對于紫檀的使用要求極為嚴格,,尤其是乾隆,對紫檀家具用料的多少都會御筆親批,,這在宮廷內(nèi)務(wù)檔案中有明確記錄,,因此清宮“御用皇木”非紫檀莫屬。金絲楠只是建筑級別的用材,,與紫檀,、黃花梨的價值相比,就像玻璃珠子和鉆石的差異,。
故宮博物院古舊家具修復(fù)專家關(guān)毅表示:根據(jù)清點和修復(fù)故宮博物院家具實例來看,金絲楠只是作為家具的木胎以及紫檀,、黃花梨家具的輔料,,例如背板隔板等。不加髹漆,,單純使用金絲楠來制作的家具極少,,其工藝水準和級別根本不是帝王專享的級別。任何歷史時期,,只要是用于建筑的材料,,肯定是資源充裕,價格相對低廉的,,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常識,,金絲楠也是如此。
收藏,,難成投資新貴
家具是收藏的一個重要門類,,作為非硬性木材的金絲楠,是否適用于制作古典家具并收藏呢,?伍炳亮指出:“金絲楠材質(zhì)比較軟,,榫卯復(fù)雜的家具,或者承力較重的家具,,例如架子床或交椅等,,如果使用金絲楠制作,就很容易損壞,。明代髹漆家具就有一部分是使用金絲楠做木胎,,外面刷漆再經(jīng)過描繪裝飾完成的,這類家具傳到現(xiàn)在完整的很少,,就是材質(zhì)硬度不夠,,榫卯的耐用和結(jié)實程度不足的原因,也說明使用非硬性木材制作古典家具的局限性。中國傳統(tǒng)家具的代表是明代的黃花梨家具和清宮紫檀家具,,這兩類家具的藝術(shù)價值是舉世公認的,。金絲楠作為一種物美價廉的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材料,、棺材以及普通生活實用器的制作,。購買金絲楠古典家具應(yīng)參照楠木木材市場的價格來進行判斷,例如最貴的金絲楠陰沉木每噸價格10萬元,,大約可制作6張三圍板羅漢床,,則每張羅漢床木材成本價格為16000元左右,通過這樣判斷,,就能把握準確的市場行情,,避免盲目投資的風(fēng)險�,!�
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中記述:同一木材,,色澤和紋理時有差異。例如同是紫檀,,有的黝黑如漆,,有的深紫,有的紫中帶紅,,有的卻褐灰而微呈綠意,,乃因久經(jīng)日曬,原來打的蠟已無存,,如重新燙蠟,,色澤又會變深。又如同是黃花梨,,有的紫紅,,有的紫黃,有的色淡接近正黃,,有的有黑色條紋,,有的有旋轉(zhuǎn)及斑眼花紋等等。再說,,同是一根圓木,,各部位的色澤也不一致。大抵木心的顏色深而艷,,越向外,,色越淺,至表皮幾成白色,。至于花紋,,更和取材的剖切有關(guān),。
鄧雪松表示,現(xiàn)在市場上,,普通楠木和金絲楠的價格差別很大,,但究竟該怎樣界定“金絲楠”并無統(tǒng)一標準。一般來說,,只要顯現(xiàn)金絲明顯的均可確定為金絲楠,,但個人感覺不同,標準也就不同,。如同王世襄先生記述的那樣,,同一種木材,所處環(huán)境不同,,色澤變化就會較大,;切方向不同,呈現(xiàn)出的紋理就不一樣,。這更從另外的角度證明,,所謂的“金絲楠”不會是皇家專用,難道使用同樣的木材,,有“金絲”的就有罪,沒“金絲”的就沒罪,?目前市場上的“金絲楠熱潮”,,有人為炒作、杜撰史實,、虛抬價格等種種誤導(dǎo),,最后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建議喜歡金絲楠的消費者,,可以以團購的方式直接聯(lián)系木材商,,再找專業(yè)古典家具廠生產(chǎn)制作,這樣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風(fēng)險,。任何炒作出來的“神話”,,都是不可能持久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