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恰逢元旦和春節(jié),,因此大多數(shù)投資者無心戀戰(zhàn),也釀成短線炒作“壬辰龍”小版張的現(xiàn)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熱點品種下跌時,市場的低位買盤卻異乎尋常地動了起來,,在前兩個月洗盤未果的情況下,,趁著炒作“壬辰龍”之際,輕而易舉地達(dá)到了低吸目的,。
新年伊始,,郵市仍表現(xiàn)出低調(diào)市況,。不過由于新郵“壬辰龍”的發(fā)行,使得龍年春節(jié)前后的市場,,變成了“眾人皆醉"龍"獨醒”的情形,。對“壬辰龍”小版張的狂炒,仿佛讓人忘卻了寒冬季節(jié),,而“壬辰龍”也成為了1月份郵市的“獨行俠”,。
“壬辰龍”高不可攀“壬辰龍”郵票一亮相,便受到了各方的高度關(guān)注,,無論是圖案設(shè)計上的褒貶,,還是價格定位上的高低,都成為了1月份市場的焦點,。當(dāng)然,投資者更加關(guān)心其市場價格,,畢竟“壬辰龍”全張票發(fā)行前的“期貨價”已扶搖直上至240元,,雖然發(fā)行之初市價為180元,但即便如此也要比24元的面值高出6.5倍,,而9天后的價格居然達(dá)到330元,,著實令人吃驚不小,難道這枚連發(fā)行量都不明朗的“龍票”,,真值這么高的價格嗎,?筆者相信,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因為這幾乎就是典型的新郵炒作,,如此高價位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事實上,,春節(jié)前夕,,“壬辰龍”全張票和小版張分別下滑到250元和51元,而春節(jié)后開市,,兩者的價格雖然上漲至270元和53元,,但成交量卻寥寥無幾。
可以說,,人們非理性炒作“壬辰龍”全張票和小版張,,給郵市所帶來的傷害是有目共睹的,或許這種傷害是短時間的,,不過對人氣的打擊卻不小,。從“壬辰龍”郵票發(fā)行前后半個月的市場熱點板塊走勢來看,幾乎都出現(xiàn)了下臺階的表現(xiàn),,令前期低調(diào)徘徊的市場繼續(xù)走冷,。
新郵板塊齊回調(diào)前期在市場上活躍的雙連小型張、年畫系列、小版張和第三輪生肖版張,,均在1月份呈現(xiàn)下臺階的趨勢,,不少品種破位下跌,令市況變得更加微妙,。如雙連小型張在“壬辰龍”郵票發(fā)行后的10天時間就回落了一成多,。到1月底,“郵聯(lián)六大”,、“改革開放”,、“洛陽世展”和“世博會”雙連小型張價格分別下滑至28.5元、48元,、71.5元和49元,,而在1月12日上午則分別跌至28.5元、45元,、63元和44.5元價位,。
第三輪生肖版張也無法獨善其身,其中“甲申猴”,、“乙酉雞”,、“丁亥豬”、“己丑�,!焙汀靶撩谩比珡埰狈謩e回調(diào)到540元,、160元、77元,、170元和74元,;“甲申猴”、“丙戌狗”,、“戊子鼠”和“庚寅虎”小版張則分別滑落至185元,、24元、26.5元和25元,;“乙酉雞”,、“丙戌狗”、“丁亥豬”,、“己丑�,!焙汀案ⅰ辟浰托“鎻埛謩e下沉到26元、40元,、15.3元,、21元和14.8元。
生肖版張難以獨善其身近兩年發(fā)行的小版張價格同樣下滑,,如“行書”,、“草書”,、“資本市場”、“曲藝”和“昆曲”小版張分別下跌到90元,、45元,、55元、13元和20.5元,,“古代書院(2)”,、“儒林外史”、“關(guān)公”,、“梅蘭竹菊”和“辛亥革命”小版張也分別走低至18.5元,、18.8元、52元,、32.5元和17元附近,。
值得留意的是,2003—2004年發(fā)行的小版張從去年12月下旬就出現(xiàn)陰跌,,不少品種的價格下行,,其走勢似乎與“壬辰龍”發(fā)行無關(guān)。
1月末,,2003年發(fā)行的“羊年”、“百合花”,、“聊齋(3)”,、“藏羚”和“民運會”多版式小版張分別下跌到325元、170元,、194元,、76元和90元;“楊柳青年畫”,、“清真寺”,、“網(wǎng)師園”、“崆峒山”和“毛澤東”小版張則分別回落至87元,、66元,、80元、230元和140元,;而2004年發(fā)行的“司馬光砸缸”,、“綠絨蒿”、“國旗國徽”,、“漆器與陶器”和“城市建筑”小版張也分別回落到35元,、35元、42元,、23元和72元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