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似乎是老百姓的理財開心年,。雖然通脹高企,,但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成為大家對抗通脹的主要手段,特別是中資銀行大量發(fā)行一個月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流動性好,,且收益不低,,同時這類產品起點不高,通常為5萬元,,成為老百姓最貼切的現金管理工具,。
相比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普遍的負收益,今年前三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超過4.0%,,雖然沒有跑過CPI,不過好歹還是正收益,。這一成績足以讓銀行理財完勝基金,、股市等其他傳統(tǒng)理財方式。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普益財富統(tǒng)計,,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來共有18351款理財產品發(fā)行,接近去年全年發(fā)行量的兩倍,,其中期限在1個月以內的超短期產品占到近四成,,是造成今年銀行理財產品狂飆的一個主要原因。
遺憾的是,,這樣的格局似乎面臨終結,。這其中可能存在變相高息攬存的做法很快引起了監(jiān)管層注意。銀監(jiān)會頒布的《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將從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產品說明書中不能出現“業(yè)績優(yōu)良”,、“名列前茅”等夸大的表述,投資者將有更多的保障,。但與此同時,,投資者要投資風險較高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門檻也變高了,風險評級為3,、4級的理財產品,,投資起點從5萬提高至10萬,風險評級為5級的更高達20萬,。
習慣了“跑馬圈地”式發(fā)展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終于被監(jiān)管機構勒住“韁繩”。2012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陣痛在所難免,,也漸漸回到其本來的價值軌道。
投資者說
“買超短期理財產品跟搶似的”
今年1月份一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拜托我?guī)兔ν瓿牲c理財產品銷售的任務,,于是買了5萬元的60天理財產品,。讓我沒想到的是,到期后完全達到了預期收益,。
隨后,,發(fā)現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越走越高,比定期存款劃算得多,,就再也不愿意讓錢“躺在”儲蓄賬戶上睡大覺了,。
除去幾千塊錢的日常流動資金外,我把所有存款都用來購買各種低風險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到期之后馬上又購買新的高收益產品,,既不費神又可以獲得穩(wěn)健收益。到10月底,,那10萬元通過不斷倒騰理財產品就收益了4000多塊錢,。
但超短期理財產品太火,好幾次都因為“下手太慢”,,結果沒有買到,。沒辦法,有的產品賣得太火了,,早上9點鐘開賣,,9點10分去買就沒了,就跟搶似的,。
不過,,到了年底,這種好事不再了,,在監(jiān)管部門干預后,超短期理財產品絕跡,,基本都是30天以上的,,正在琢磨明年該如何理財。
國企普通員工 宋麗
數看銀行理財
14.63萬億
截至2011年10月底的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規(guī)模,。普益財富統(tǒng)計指出,,截至10月底的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數量達到16527款,發(fā)行規(guī)模14.63萬億元,,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
64%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看,3個月期限銀行理財產品占全部銀行理財產品的64%,,而一年期以上的不足3%,,銀行理財產品短期化的格局十分明顯。
16%
今年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的最高預期收益率,。平安銀行發(fā)行的一款272天掛鉤大宗商品的產品最高年化收益率預期達到16%,。但能否實現預期的最高收益率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4.14%
2011年前三季度理財產品的平均年化預期收益率達到4.14%,這一收益率水平雖然不高,,但仍然遠超過一年期定存利率,。
錦囊妙計
1 政策轉向寬松 投資期限變長
“投資7天,投資收益4%,。投資14天4.5%”,,在今年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上,這種超短期的理財產品成為絕對的主角,。
不過,,銀監(jiān)會已經對銀行機構要求,慎發(fā)7天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尤其是不得為“沖時點”提高短期產品的收益,,像這種超短期的理財產品目前已經幾乎絕跡,2012年也不太可能重出江湖,。而貨幣環(huán)境的變化也使得這種超短期的理財產品難以出現2011年的高收益,。
經過了今年以來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3次加息,貨幣政策已經出現轉向相對寬松的跡象,,甚至存在降息的可能,,在這種政策預期下,投資者的投資思路應該從“短步快跑”轉變?yōu)椤版i定中長期”,。
事實上,,期限為3個月以內的產品由于兼具流動性和收益性,達到了較好的平衡,,更加適合寬松貨幣政策環(huán)境,。目前在售的3個月期以下的產品年化預期收益率約為5%,與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旗鼓相當,,而收益的安全性上也較有保障,。
2 另類投資火熱 占比不宜過高
2008年,國內銀行第一款掛鉤紅酒的另類理財產品面市時,,曾一度吸引了眾多好奇和關注的目光,。3年過去了,在投資渠道匱乏的2011年,,另類投資再度興起,,但其投資品種則從紅酒到了石油、白酒,、藝術品,、鉆石等。
現在宏觀經濟環(huán)境復雜,、通脹預期尚未消除,、投資渠道又較少,,另類投資是一個分流方向,同時,,另類產品的投資也讓高端客戶可以接觸到慈善,、藝術,進一步提升其財富品質,。銀行高端客戶這方面的需求今年增長尤為明顯,。某商業(yè)銀行私人銀行人士表示。
一般而言,,另類投資的門檻較高,,適合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資金較為充裕,,對投資標的較為了解的投資者,。而另類投資占總資產的份額不宜超高,10%-20%比較適當,。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狄麟麟指出,,目前另類投資品交易市場沒有監(jiān)管,定價市場沒有監(jiān)管,,沒有詳細的政策和法規(guī)可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他表示,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風險無限放大的地方,,投資有道,安全為先,。
3 手中持有外幣 可嘗試外幣理財
今年9月以來,,人民幣貶值預期高漲,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外幣理財,。從理財收益看,,今年很多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比人民幣要高,有的甚至超過6%,。與此同時,外幣的需求帶動外幣存款利率逐步走高,。
“人民幣從長期看仍具有升值空間,,但部分外幣如美元、澳元也會有階段性的機會,。如手中有部分外匯資產可積極參與外幣理財,。”工行理財專家稱,。
那是否要將手中的人民幣換成外幣進行理財呢,?事實上,,這樣不一定劃算。目前人民幣一年期定存利率為3.5%,,而美元只有1.05%,,即使不計算貨幣兌換的手續(xù)費用,除非明年一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超過2.45%,,兩者的定存收益才會相等,。所以說目前情況下外幣理財更適合手中有外幣,并近期有使用需求的投資者,。
工行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進行外幣投資時要注意,幣種不同,,匯率不同,。此外,自2004年起,,部分外幣兩年期小額存款利率上限,,改由各商業(yè)銀行自行確定并公布,存款利率在不同銀行的定價有所差異,。同時,,投資者進行外幣投資時不能只盯住單一外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