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之路是從買債券開始的,。當時買的是國庫券。94元買入,,由于碰到保值貼補,,結果不到兩年,收獲了150多元,,收益跑贏CPI漲幅,。不過,買債券同樣有風險,,需要理性分析,,講究策略。 首先,,要考慮安全性,。買前關注債券的信用等級。一般的企業(yè)債券,,我認為只要評級在A以上,,其償付能力問題不大。另外,,關注債券的抵押物,。上市公司發(fā)行的債券安全性比一般的公司大。一是透明,,二是公司清算一般是債在前,、股在后。 其次,,買債券很關鍵的一點是要抓住機遇,,在收益最大化時買入。在CPI上漲,、國家貨幣政策宏觀調控之時,,由于銀根收緊,企業(yè)資金匱乏,一些企業(yè)不得不推出利率比較高的債券來吸引購買,。例如,,筆者在2008年買入的08北辰債券,票面利率高達8.2%,,實際收益6.56元,,遠遠高于當時的銀行利率。需要資金時拋售,,也高于票面,。今年以來,資金逐月緊張,,市場上交易的許多債券大幅下跌,,出現(xiàn)收益放大現(xiàn)象。機遇出現(xiàn)時,,我們及時出手,,可以鎖定收益。例如,,筆者近期買的10華靖債券,,票面利率雖然不高,只有5.68%,,實際收益每年4.54元,,但債券規(guī)定2014年以后,每年可以把25%的債券還給公司,。所以,,當筆者看到債券價格跌至77.5元時立刻買入。這樣,,筆者鎖定的收益,,除了每年的5.86%外,還有從2014年開始收獲的百元票面同買入價的差異22.5元,,三年收益可謂巨大,。 最后,要關注債券的特別條款,。如10華靖債券,雖然是7年期債券,,但由于設置了第四年就可以把25%債券還給上市公司,,所以在計算收益時,就大大不一樣了,。又例如09名流債,,設定了2012年就可以面值回售給上市公司。另外,該債券規(guī)定2012年公司可以進行利率調整,,原有利率有調高的可能,,收益放大的機會就比較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