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jié)之交,,機構認為A股總體仍然處于弱市之中,。展望10月,積極的因素在積聚,,這將對未來股市形成支撐,,但反彈高度有限,。對于10月股市投資策略,機構認為“十二五”規(guī)劃概念和消費概念兩大板塊存在機會,。
A股仍然處于弱市
近日,,股市盤面依然呈現較為明顯的結構型特征,雖然也有金宇車城,、先鋒新材,、大連電瓷強勢漲停,但漲幅超過5%的品種不超過10只,,顯示市場人氣短線仍難以有效凝聚。同時,,從漲幅榜前列的品種基本來自于不同板塊的格局來看,,各板塊走勢分化的跡象依然明顯,多空分歧的持續(xù)加大使得盤面熱點僅局限于局部的個股機會,,這是市場弱勢的主要特征,。
中信證券認為,雖然市場短線轉強難度較大,,但繼續(xù)大幅殺跌的空間也十分有限,,在宏觀經濟增長逐步減速的情況下,近期宏觀調控政策開始出現微調跡象,,結合整體市場已處相對底部的估值水平分析,,滬指在2400點附近仍有望構筑重要的底部區(qū)域,。
短線來看,大盤的諸多底部特征已若隱若現,。而近期不少三季度預增個股,,已率先走出獨立的反彈行情。因此,,只要資金面有所回暖,,股指的整體反彈也將指日可待。
申銀萬國分析師魏道科表示,,目前短線上證指數可能考驗2370點,。近期對周邊市場易跟跌難跟漲,隔夜歐美股市的反彈僅僅是引發(fā)了A股近日略為高開,�,?紤]到即將迎接“十一”長假,期間大宗原材料價格劇變及其他難以預料的情形,,可能對A股相關上市公司構成間接影響,,節(jié)前滬深股市保持謹慎運行也在情理之中。
長城證券則認為,,目前A股15倍靜態(tài)估值水平已經產生吸引力,,但自我救贖的概率較小,政策外力將成為焦點,。對于宏觀經濟環(huán)境,,長城證券認為有兩種可能:第一,“歐債危機”失控,,加速國內經濟下行,,緊縮基調可能提前松動;第二,,年內“歐債危機”受控,,國外經濟體注入增量貨幣后,通脹回落環(huán)境復雜,,年內政策重點依然傾向于治理房價,、物價,放松預期落空,。
長城證券較傾向于第一種可能,,屆時滬指有望在2300點上下構筑年內低點,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后是敏感的時間窗口,。
積極因素正在積聚
多數機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多方積極因素正在顯現,將為10月股市帶來一定的支撐。機構判斷,,10月市場整體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經過前期的深幅調整,系統(tǒng)性的下行風險將得到釋放,,但反彈高度有限,。
首先,雖然市場對通脹水平仍有所憂慮,,9月份CPI數據仍可能在6%左右,,這也使得政策調控上難有更大的放松空間,但并不意味著政策繼續(xù)從緊,。
中信證券表示,,從匯豐公布的PMI預覽指數環(huán)比有所回落的情況,并結合周小川行長對“防止經濟大幅波動”的表態(tài)分析,,未來政策微調甚至逐步放松的概率正在加大,,近期關于核電、高鐵項目有望重啟審批的預期明顯加強,,加上巴西已經放松貨幣政策,、歐洲方面也在考慮加大解決債務危機的政策力度,都可能促使國內宏觀政策在未來調控上重新回歸正�,;�,,尤其是加大對投資方面的扶持,進而保證經濟的平穩(wěn)著陸,。歷來A股運行過程中帶有明顯的“政策市”痕跡,,“政策底”的出現將加速“市場底”構筑完成。
興業(yè)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近時中國水電,、陜煤集團等大型IPO以及中交股份的擬回歸都加劇了市場的資金面壓力,而持續(xù)趨緊的市場供求關系矛盾也成為近期影響股指運行的重要抑制因素,,但中短期上,,這一矛盾有望逐步得到舒緩。一方面,,央企領銜上市公司大股東頻繁出手增持,,9月份以來,已有42家公司的大股東增持,,金額也接近30億元;另一方面,,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連續(xù)凈投放,,有效緩沖了流動性緊張的格局,加上社�,;鸾诘谋響B(tài)以及ETF連續(xù)四周弱勢凈申購,,都將舒緩市場的供求矛盾,。
東吳證券表示,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在15倍左右,,滬深300指數在12倍左右,,與歷史大底998點和1664點同期的估值水平已經非常接近,雖然中小企業(yè)板的估值與歷史低點相比仍處一定的高位,,但未來可通過高成長性來化解估值風險,;從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業(yè)績與三季報預告情況來看,上市公司業(yè)績仍能保持在20%以上的同比增長,,由此看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經處于相對低估的區(qū)域之內,,這也將在較大程度上大幅壓縮股指繼續(xù)下跌的空間。
市場運行往往都與歷史行情有很大的相似性,,目前無論是大股東增持潮的出現,,社保基金的入市還是政策微調跡象顯現,,都與過去重要底部區(qū)域構筑時的情況類似,,因此,雖然市場短線擺脫弱勢格局的難度較大,,但階段性底部將在反復中逐步構筑完成,。
對于A股未來趨勢,機構總體認為,,無論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四季度都將迎來經濟增速、物價雙下行的局面,,經濟從滯漲走向溫和衰退,,業(yè)績底短期難以出現。但是,,流動性在四季度出現改善是大概率事件,。而市場反彈的高度取決于政策的選擇,如果經濟平穩(wěn)運行,,緊縮基調不變,,那么流動性的改善不具備可持續(xù)性,市場反彈高度有限,。
兩大概念存在機會
對于10月股市投資策略,,機構認為“十二五”規(guī)劃概念和消費概念兩大板塊存在機會。海富通國策導向擬任基金經理牟永寧認為,,中國經濟相對歐美風景獨好,,投資者不必過度恐慌。隨著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的公布,宏觀政策將為投資帶來更多指導方向,。投資者緊跟政策變化進行謀劃布局,,有望在當前起伏不定的市場環(huán)境中洞悉經濟發(fā)展先機,把握相關產業(yè)的投資機會,。
目前正在發(fā)行的長盛同祥泛資源主題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李慶林則指出,,目前市場很難坐等全局機會,在高通脹的背景下,,具有強勢定價能力的自然資源股和消費品牌股將面臨很好的發(fā)展機遇,。
一方面,人民幣升值會導致消費水平上漲,;另一方面,,CPI上漲將轉向為工資提高,這從另一方面也促成消費上漲,;而且消費類股票市盈率只有20到25倍,,泡沫含量要遠遠小于其他類別的股票。
瑞銀證券的研究報告提示,,受制于通脹等因素,,短期內貨幣政策松動可能性較小。如果新一輪海外刺激推動國際大宗商品上揚,,將使得中國政策的操作復雜化,,造成投資者對政策預期的再次搖擺。三季度以來下跌板塊的主力仍集中在強周期性板塊,,如經濟持續(xù)放緩,,周期性板塊個股的壓力不會緩解,強周期板塊未來走勢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