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有點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知假拍假,、虛假成交,天價炒作等拍賣亂象已經(jīng)到了成災的地步,。
近年來,,我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瘋狂發(fā)展,,藝術品投資市場一片紅火,拍品價格也屢創(chuàng)新高,,令人咂舌,,但繁榮背后掩藏的許多亂象和陷阱同樣讓買家霧里看花,難辨真?zhèn)�,。尤其拍賣會上出現(xiàn)的諸如濫竽充數(shù),、以假亂真的拍賣現(xiàn)象,更讓整個拍賣市場混亂不堪,。而9月15日,,中央美院1982級10名學生聯(lián)名稱,2010年6月拍出7280萬天價的徐悲鴻油畫《人體蔣碧薇女士》實為同學們1983年的習作,!這一消息又再次把混亂不堪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拍賣公司合演“謊言共同體”
今年來,雖然房地產(chǎn),、股市不景氣,,但收藏市場卻一片繁榮。一方面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資本的助推下繼續(xù)高歌猛進,,拍賣屢創(chuàng)天價,,進入單品拍賣的“億元時代”,藝術品市場也因此成為繼樓市,、股市之后最被大家看好的市場,。另一方面,,對于藝術品拍賣市場假拍、拍假,、泡沫,、黑幕、誠信缺失,、監(jiān)管缺位的詬病也不絕于耳,。
對于國內(nèi)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亂象,有網(wǎng)友在互聯(lián)網(wǎng)寫出了一首標題為《中國拍賣行八大怪》的打油詩:“中國拍行八大怪,,功夫花在標的外,;進門先收幾萬塊,真品贗品照樣賣,;看貨只認‘紅屁股’(火漆),,不掙外快掙‘內(nèi)快’;假拍拍假不要緊,,成交流拍錢照賺,;自家拍品自舉牌,天價做局建檔案,;官司纏身也無妨,,‘免責’護駕不言敗……”可見,這首打油詩羅列了眾所周知的一些藝術品拍賣潛規(guī)則,。四川通慶文化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潘保清直言,,如今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有點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尤其是贗品,、偽作泛濫已經(jīng)到了成災的地步,。據(jù)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以中國書畫的贗品最為眾多,,一些大名家書畫作品的贗品率甚至高達了80%,而一些小的藝術品拍賣行,,推出的個別專場甚至難得見到一件真品,。
實際上藝術品拍賣市場出現(xiàn)的諸多亂象,并不只是存在于一些小的藝術品拍賣行,,已經(jīng)有向知名拍賣行蔓延的趨勢,。據(jù)記者了解,在今年6月份,,針對廣大網(wǎng)民,、收藏愛好者和藝術界人士反映藝術品拍賣市場存在虛假鑒定、虛報成交額,、聯(lián)手做局等不法行為的問題,,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就召集過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時等多家拍賣企業(yè)進行溝通討論,,然而從溝通討論的結果來看,,這些拍賣企業(yè)均存在虛假鑒定,、虛報成交額、聯(lián)手做局等不法問題,。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當前藝術品拍賣市場知假拍假、虛假成交,,天價炒作等眾多違規(guī)行為,,實際上已經(jīng)表明,國內(nèi)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正在創(chuàng)造一種非�,?膳碌摹爸e言共同體”,,以及向商業(yè)化游戲的兌變。這實際上不是文化進步,,而是一種變相的墮落,!
藝術品拍賣就像“擊鼓傳花”
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亂象叢生的背景下,各種拍賣紀錄還在不斷刷新,,參與的投資者還在蜂擁而入,,這似乎也顯示了藝術品投資“全民化”浪潮正在迎面而來。尤其是大量游資進入該市場后,,中國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更像是一場資本的游戲,,藝術品也不再是簡單的把玩,而是成為一種單純?yōu)榱松档钠贩N,。于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無論是市場、還是藏家必然產(chǎn)生對藝術品的過度和盲目追捧,,即使是指鹿為馬式的偽作,、贗品,照樣也會受到青睞,。
9月15日,,中央美院學生指出,曾經(jīng)以7280萬元成交的徐悲鴻油畫《人體蔣碧薇女士》,,實為同學們的習作,,而且這些學生還同時發(fā)布了5幅與《人體蔣碧薇女士》場景、人物都相同的畫作,,稱均是當時的習作,。如果真如中央美院學生所言,,那么曾經(jīng)花7280萬元,辛辛苦苦搶到的這幅“徐悲鴻油畫”將最終一文不值,,從而變成一張廢紙,!那這名花了大價錢的收藏家豈不是可以算作史上最倒霉的冤大頭!
記者發(fā)現(xiàn),,在“徐悲鴻油畫”事件曝光之后,,著名畫家陳丹青立即發(fā)表評論,稱《人體蔣碧薇女士》連“偽作”都算不上,。陳丹青在評論中講道:這幅畫你甚至不能說它是一張偽作,,所謂偽作就是很用心畫出來的像徐悲鴻的畫,然后冒充是徐悲鴻,,這還好一點,,這還很認真的在騙人,這個完全是拿了一張不相干的畫說是徐悲鴻畫的,,純粹是指鹿為馬,。
連“偽作”都算不上的騙人之作,竟然也能賣到7280萬元,,只能說明拍賣公司是“知假賣假”,,而藏家也可能是“知假買假”。之所以這樣做,,那就是一些買家故意炒作某件藝術品,。假設一件藏品只值10萬,買家有可能出1000萬的高價,。這里,,買家和賣家有可能就是一個人,這么做只是為了炒,,為了謀取更大利益,。具體到這幅徐悲鴻的假畫,誰也不知道,,買家,、藏家和拍賣公司三者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甚至不知道,,這幅畫到底有沒有真實成交,。反正,經(jīng)過這么一次拍賣,,有了一幅價值7280萬元的畫,,至于這幅畫是不是徐悲鴻的,是真跡還是假跡,,根本不重要,。真也好,,假也罷,只要沒有人戳穿這個把戲,,游戲就可以繼續(xù)下去,,就像擊鼓傳花一直往下傳。
潘保清指出,,“徐悲鴻油畫”簡直就是上演的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如果不被揭穿這場游戲還將繼續(xù)演下去,一旦以后這幅油畫真正脫手,,接盤的才會真正倒大霉,。看來目前國內(nèi)藝術品拍賣不代表奔著藝術去的,,天價拍賣也可能一文不值。而作為收藏投資者,,盲目跟風進入顯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