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拿破侖應(yīng)整個推倒,用大勺子胡亂地挖著吃。之所以要胡亂,,是為了讓奶油和酥皮混合得越充分越好。是以“不要和陌生人同吃拿破侖”,,一來吃相難看,被外人撞見不好;二來,喜歡吃拿破侖的那些約瑟芬們,,從來都是喜歡吃獨食的。
拿破侖這道法式甜點,,中文譯名甚是詭異,。明明法文是Mille
Feuille(千層酥),中國人卻偏偏把它翻譯成小矮個軍事家的名字,,有朋友打趣說,既然千層酥叫做拿破侖,,那么愛吃千層酥的人是不是應(yīng)該叫做約瑟芬,。拿破侖要見約瑟芬之前,提前半個月囑咐她千萬不能洗澡,,屬于愛情里重口味的一方,。那么誠心誠意等待一塊上乘的拿破侖酥餅,是不是也值得付出半個月不洗澡的代價,?
以上是說笑,,但現(xiàn)如今要吃到塊優(yōu)質(zhì)的拿破侖實屬不易。全因為拿破侖需要現(xiàn)吃現(xiàn)做,。對于糕餅師傅來說,,芝士蛋糕,布朗尼之類的,,做完之后往冷柜里一扔慢慢賣即可,,但拿破侖就不一樣。鮮奶油要現(xiàn)打,,酥皮要現(xiàn)烘,,做出之后當(dāng)場吃自然是最妙,因為那時刻的奶油既輕盈,又鮮濃,,酥皮則是要噴香而酥脆,,略帶一點點的焦感,又奶油冷感,,酥皮溫?zé)�,,兩者合一放在嘴里是飄飄欲仙的感覺�,?上н@種完美的組合,,在空氣中多擱置一分鐘,酥皮都會吸入水分,,變潮濕變疲軟,,立馬就如癱瘓一般。而奶油歷久也不復(fù)鮮潤,,從泛著光澤的乳白色慢慢變暗沉,,自然也就沒了那種活躍的空氣感了。所以每位做拿破侖的師傅都會說,,請不要客氣,,現(xiàn)場吃完就好。因為如果吃一半打包帶走一半的話,,那另一半在師傅眼中也與棄之不吃無異了,。
拿破侖的制作非常考驗糕餅師傅功力,,一千個做甜點的人中,,大概有八百個都號稱自己能制作拿破侖,但真正能做出像樣拿破侖的不會超過二十個,,能做出上乘拿破侖的也許只有一到兩位,。所以,如果你能萬幸與一位能制作出上乘拿破侖的師傅同在一個城市,,就請惜福吧,!就不要隨便搬家了!否則就是如我一樣,,打電話問在上海的師傅,,一只拿破侖最多可堅持多久,其風(fēng)味百分之七十不變,。師傅答曰,,四小時。于是我就麻煩了我要好的女友,,在上海取了拿破侖之后直奔機場,,經(jīng)過兩小時飛機到北京,又經(jīng)過若干分鐘車程,送到我手上,。此時當(dāng)即拆開盒子來吃,,酥皮和奶油的新鮮度都還勉強保持在尚可的水準,味道大致沒有走樣,。那也真是吃得叫一個熱淚盈眶了,。
最好吃的拿破侖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有酥皮和奶油兩大元素,,奶油要夠新鮮夠濃郁,,酥皮則要越薄越好,只有薄,,才方顯脆,,薄如蟬翼時“千層酥”之“千層”才不浪得虛名,喀嚓一口,,只感到嘴里酥皮夾雜奶油,,如松葉覆雪層層落下,仿佛咀嚼著一整個森林,。據(jù)說最傳統(tǒng)做法制作拿破侖,,酥皮可以達到729層。但甜點大師級人物Andre
Guillot和Pierre Herme都能做到2048層,,是謂Deux Mille
Feuille(雙千層酥),。所以那些勉強做出兩三層厚皮,中間夾些水果和奶油,,還號稱自己是Mille
Feuille擔(dān)的都是虛名,。做出它們來的糕餅師傅,只怕他們的臉皮都比酥皮要厚,。
很多女孩子喜歡吃甜點,是因為吃甜點不比吃肉喝湯,,姿態(tài)總歸可以擺得很優(yōu)雅,。但吃拿破侖時恐怕無法做到優(yōu)雅,因為永遠都會有奶油酥皮粘滿嘴邊一圈的風(fēng)險,。并且拿破侖切切不可一層一層吃,,這樣就讓師傅的所有心血付諸東流了。正確的方法是,,整個推倒,,用大勺子胡亂地挖著吃。之所以要胡亂,,是為了讓奶油和酥皮混合得越充分越好,。是以“不要和陌生人同吃拿破侖”,一來吃相難看,被外人撞見不好,;二來,,喜歡吃拿破侖的那些約瑟芬們,從來都是喜歡吃獨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