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的“中國現(xiàn)象”與“中國價格” 在馮小剛導(dǎo)演的電影《非誠勿擾》中,,“成功人士”謝子言接過美女梁笑笑倒給他的一杯紅酒,,喝了一口說:“長城干紅吧,?味兒太薄了,,缺少內(nèi)涵。我是喝拉菲的,�,!� 今年1月18日凌晨2時06分,影視大腕宋丹丹在微博叫板房地產(chǎn)大鱷潘石屹:“……潘總,,我就是個演員沒多少錢,,我請你喝拉菲,別再蓋樓了,,真的,,求你了!” 從影視作品到現(xiàn)實生活,,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在中國已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 中國人對拉菲的崇拜,已經(jīng)超越了年份,、分?jǐn)?shù)以及酒質(zhì),。波爾多五大一級酒莊,拉菲“五岳獨尊”,;拉菲副牌Carruades
de
Lafite(中文名稱“小拉菲”)也雞犬飛升,,成為一種在中國紅得發(fā)紫的紅酒,其影響力甚至超越某些二級酒莊,。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被英國《潷酒器(Decanter)》雜志出版總監(jiān)莎拉?肯普(Sarah
kemp)稱之為“拉菲的中國現(xiàn)象”(Lafite's China
phenomenon),她在《潷酒器》雜志卷首語《葡萄酒的認(rèn)知差距》中寫道:“世界上其他地方?jīng)Q定好酒的因素,,在中國不一定適用,。以拉菲副牌Carruades de
Lafite為例,不論在英國還是美國,,從來就不是非要不可的葡萄酒,,但在中國卻比許多一級酒莊和二級酒莊還要搶手�,!� 所有的波爾多人都在納悶,,甚至連掌管拉菲酒莊的羅斯柴爾德男爵集團(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總經(jīng)理克里斯托夫?薩林(Christophe
Salin)也覺得不可思議,,他在2009年9月接受法國《西南報》采訪時說:“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中國現(xiàn)象’。我第一次訪問中國迄今已近20年,,中國人已經(jīng)非�,?焖俚馗戏▏纳莩奁肥袌觯秧敿壠咸丫瓶醋魃畹乃囆g(shù)的一部分,�,?赡芤驗槔朴幸粋美好的故事,很容易發(fā)音,,他們喜歡的這個酒標(biāo)也恰好反映了他們對法國的想象,。” 更不正常的是,,“拉菲的中國現(xiàn)象”已經(jīng)導(dǎo)致市場出現(xiàn)“拉菲的中國價格”,。針對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2010年10月29日在香港以每瓶182萬港元拍出3
瓶1869年拉菲,創(chuàng)造世界上最昂貴的葡萄酒新紀(jì)錄,,原《經(jīng)濟學(xué)人》亞洲版主編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金融時報》發(fā)表專欄文章,,提出這樣一個新名詞——“拉菲的中國價格”(Lafite's China
price),文章稱:“3瓶1869年的拉菲在香港拍出43.79萬英鎊(注:以港幣結(jié)算3瓶合計546萬港元),,這賦予了‘中國價格’新的含義,。這個詞通常是指最低廉的價格——反映了中國制造業(yè)的競爭力。但如今在最高端市場,,也存在一個‘中國價格’,,富裕的中國人把稀世奢侈品的價格,哄抬到讓許多西方競價對手嚇得臉色蒼白,、以至于悄悄地溜出拍賣場的地步,。” 據(jù)Lix-ex(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跟蹤,,在蘇富比舉行的這場香港“拉菲古堡——酒莊直遞尊貴窖藏”拍賣專場,,多個年份的拉菲成交價數(shù)倍于英國市場最近交易價,比如:一箱(12瓶)1982年拉菲,,英國交易價37500英鎊,,香港成交價84289英鎊(注:以港幣結(jié)算103萬港元),差價高出125%
,;一箱2005年拉菲,,英國交易價10182英鎊,香港成交價23522英鎊,,差價高出131% ,;一箱2009年拉菲(尚在橡木桶陳釀階段),英國交易價10950
英鎊,,香港成交價43124英鎊,,差價高出294%……當(dāng)然,,我們不確定其中有多少買家是來自中國內(nèi)地,蘇富比國際葡萄酒部經(jīng)理,、葡萄酒大師塞蕾娜?蘇克麗芙(Serena
Sutcliffe
MW)的說法是:“拉菲在19世紀(jì)受到歐洲貴族的欣賞,,20世紀(jì)七八十年代贏得美國人的青睞,現(xiàn)在正在征服亞洲,�,!� 如果是為了面子,那么…… 中國人為什么如此狂熱地追捧拉菲,?這是富隆國際酒業(yè)公司(Aussino)總裁,、《潷酒器》雜志“全球葡萄酒行業(yè)50位影響力人物”之一的沈宇輝經(jīng)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他曾經(jīng)這樣總結(jié):“如果你宴請10
個人,,上拉菲人人都會知道是頂級好酒,,上拉圖(Chateau Latour)只有五六個人知道,上瑪歌(Chateau
Margaux)只有兩三個人知道……” 不過,,如果是僅僅為了面子,,拉菲其實并不是面子最大的選擇,哪怕是中國人頂禮膜拜的1982年拉菲,。 在美國《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雜志選出的“20 世紀(jì)12瓶夢幻之酒”排行榜上,,波爾多入選的只有1900 年瑪歌、1921年伊甘(Chateau
d'Yquem),、1945年木桐(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1947年白馬(Chateau
Cheval-Blanc)、1961年柏圖斯(Chateau Pétrus),,并沒有拉菲,。 在《潷酒器》雜志2004 年選出的“今生不容錯過的100
瓶葡萄酒”排行榜上,單列在前面的10瓶絕代佳釀也沒有拉菲,,波爾多入選的只有1921年伊甘,、1945年木桐、1947年白馬,、1961年拉圖,、1982年碧尚女爵(Chateau
Pichon 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拉菲只在按產(chǎn)區(qū)列出的13款波爾多葡萄酒中,,以1959年拉菲忝列其中,。 在1855年波爾多分級系統(tǒng),拉菲也只是五大一級酒莊之一,,并非五大一級酒莊之首,,當(dāng)時的排名只是按酒莊名稱首字母順序排列的,。倒是Lix-ex在2009年對1855年波爾多分級系統(tǒng)提出挑戰(zhàn),,他們根據(jù)梅多克(Médoc)和佩薩克-雷奧良產(chǎn)區(qū)(Pessac-Léognan,,1987年從格拉夫
獨立出來)的2000多款紅酒在2003年-2007年5年間的平均價格,重新分出60家列級酒莊,,也是分為5個等級,,其中一級酒莊的入選資格是:一箱
(12瓶)的平均價格達(dá)到2000英鎊以上。Lix-ex據(jù)此分出六大一級酒莊,,按價格順序依次為:拉圖(4620英鎊/箱),、拉菲(4197英鎊
/箱)、瑪歌(3773英鎊/箱),、木桐(2941英鎊/箱),、侯伯王(2705英鎊/箱,Chateau
Haut-Brion),、美訊(2225英鎊/箱,,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也就是說,,拉菲是老二,,拉圖才是老大。 如果以具體到年份的身價來看,,在《潷酒器》雜志2010年8月發(fā)布的1961年-2005年50年間法國葡萄酒價格榜上,,1978年羅曼尼-康帝
(DRC.Romanée-Conti)以85790英鎊/箱位居第一,1990年羅曼尼-康帝以79579英鎊/箱排名第二,,1961年柏圖斯以
74062英鎊/箱排名第三,,接下來的第四、第五,、第六位又分別被1999年,、1967年、1996年羅曼尼-康帝占據(jù),,第七位被1990年里鵬(Le
Pin)占據(jù),,第八、第九,、第十位分別被1982年,、2000年、1990年柏圖斯占據(jù),。1982年拉菲僅以34562英鎊/箱排在第十一位,。也就是說,
過去50年來,,真正的法國酒王是勃艮第的羅曼尼-康帝,,真正的波爾多酒王是右岸的柏圖斯。 如果以分?jǐn)?shù)來看,在美國著名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給過滿分(100分)的2007年之前的法國葡萄酒中,,截至2010年10月的重新評定結(jié)果,,仍然能夠保持滿分的波爾多葡萄酒,拉菲只剩2
個年份(1996,、2003),,而左岸佩薩克-雷奧良產(chǎn)區(qū)的美訊多達(dá)5個年份(1955、1959,、1975,、1982、2000),,右岸波美侯產(chǎn)區(qū)
(Pomerol)的柏圖斯多達(dá)7個年份(1921,、1929、1947,、1961,、1989、1990,、200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羅訥河谷羅帝丘(C?te-R?tie)的吉佳樂酒莊(E.
Guigal),,仍然保持滿分的葡萄酒多達(dá)21款,,其中,拉慕林葡萄園(La
Mouline)有9個年份(1976,、1978,、1983、1985,、1988,、1991、1999,、2003,、2005)、拉蘭當(dāng)葡萄園(La
Landonne)有7個年份(1985,、1988,、1990、1998,、1999,、2003、2005),、拉杜克葡萄園(La
Turque)有5個年份(1985,、1988,、1999、2003,、2005),,而這3個葡萄園的首個釀造年份才分別可以追溯的1966年、1978年,、1985年,總面積加起來還不到5公頃,。另外,,在羅伯特?帕克的評分系統(tǒng),拉菲還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波爾多葡萄酒分?jǐn)?shù)最低紀(jì)錄——1974年拉菲只得56分,,50-59分屬于“令人無法接受的葡萄酒”,。 總而言之,以勢利的眼光看,,論分?jǐn)?shù),、論身價、論排名,,拉菲絕對不算最有面子的葡萄酒,。 如果是為了享受,那么…… 去年曾有一位房地產(chǎn)商打來電話,,問我在哪里可以搞到一箱1982年的拉菲,,說是要請銀行領(lǐng)導(dǎo)吃飯。我問吃什么,,他說無非是鮑翅參肚之類,。我告訴他,領(lǐng)導(dǎo)們愛吃的鮑魚,、魚翅,、海參、魚肚,、生蠔,、大閘蟹之類,恰好并不適合搭配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為主體的拉菲紅酒,,其結(jié)果必將是滿嘴的魚腥味,、鐵銹味以及苦澀感,搞得鮑魚和拉菲兩敗俱傷,,既有損于海鮮的鮮美滋味,,又顯不出拉菲有多么好喝。我建議不如選一些澳大利亞的霞多麗白葡萄酒(Chardonnay),、法國的阿爾薩斯雷司令白葡萄酒(Riesling)或者香檳(Champagne),,總花費可能用不了一瓶拉菲的價錢。但他猶豫不決:“價錢倒是無所謂,問題是給領(lǐng)導(dǎo)喝合適嗎,?” 根據(jù)西餐的正式宴會體系,,餐前要喝開胃酒,比如香檳,;正式進餐要給每一道菜搭配一款佐餐酒——海鮮和魚類配白葡萄酒,、牛羊肉配紅酒;上甜點時要配貴腐酒或晚收型甜白葡萄酒,;最后還應(yīng)該來一杯餐后消化酒,,比如波特酒或白蘭地。而且,,亭亭玉立,、錯落有致的高腳杯,以及每只杯中不同色調(diào)的葡萄酒,,也會為宴會增加喜慶氣氛,,使宴會顯得足夠隆重和排場。這正是“法國大餐”去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我們沿襲喝二鍋頭和啤酒的習(xí)慣,,一場10個人6道菜的宴會,可能會上12瓶拉菲,,卻不會選6種不同的葡萄酒各兩瓶,。所有的食物都用拉菲去對付,不但單調(diào),,而且還會扭曲某些食物的味道,,并且抹殺拉菲的品質(zhì)。其實,,中餐雖然是“共餐主義”,,但上菜順序跟西餐也差不多,而且現(xiàn)在許多高檔中餐廳實行分餐制,,完全可以隨著上菜的節(jié)奏去上酒,。所謂好酒的定義,不只在于名氣大,、等級高,、品質(zhì)好、價錢貴,,最終還要取決于與食物的搭配是否完美,,這才是葡萄酒的終極價值。 另外,,英國著名酒評家,、葡萄酒大師杰西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
MW)還曾在2008年發(fā)表《拉菲的傳奇》一文指出:“我肯定比一般的中國人更喜歡拉菲的味道,,它非常干,幾近嚴(yán)峻,,醇厚,,優(yōu)雅,而這種風(fēng)格讓葡萄酒新手接受起來定會特別艱難,,與中國的大多數(shù)食物搭配更是一場‘酷刑’——無論是各個省份的甜,、酸以及辛辣的食物,還是高級飯店餐廳里奢侈的堆滿松露和鵝肝醬的食物,�,!� 也就是說,對于剛接觸葡萄酒的人們來說,,現(xiàn)在可能還不是喝拉菲的時候。就好比繪畫要從素描學(xué)起,,我們不妨先從簡單易飲的葡萄酒喝起,,比如基本的波爾多AOC。 如果是為了鑒賞,,那么…… 毫無疑問,,拉菲是一座偉大的酒莊。在波爾多五大一級酒莊中,,拉菲紅酒就像京劇“四大名旦”中的梅蘭芳,,嚴(yán)謹(jǐn),工整,,端莊,,標(biāo)致,體現(xiàn)了梅多克紅酒的標(biāo)準(zhǔn)形態(tài),。但正如許多人更喜歡程派的沉郁幽怨,、尚派的颯爽激越、荀派的嫵媚俏麗,,不少人可能更喜歡拉圖的雄渾,、木桐的華麗、瑪歌的柔美,、侯伯王的古樸…… 葡萄酒最讓人著迷的地方是:每天有那么多不同的酒莊,、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土地,、不同的品種,、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傳奇,,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品味,、去探索。如果只是盯著現(xiàn)成的名氣,、等級,、分?jǐn)?shù)以及價格去品酒,那未免索然無味,。如果我們滿足于每天喝拉菲,,那更是一種恐怕連拉菲莊主埃里克男爵(Baron
Eric de
Rothschild)也難以接受的現(xiàn)實,因為這將導(dǎo)致拉菲在中國的“LV化”,,即使不至于出現(xiàn)經(jīng)濟上的泡沫,,至少也會導(dǎo)致文化上的貶值。 當(dāng)然,,相信總有一天,,中國的拉菲崇拜者必將跨越波爾多的紀(jì)龍德河,向右岸的波美侯和圣埃米利永進發(fā),,繼而留連于勃艮第的某個寂寞的村莊,,徘徊于羅訥河谷的某個蒼涼的山丘,然后再興致勃勃地徜徉于萊茵河與摩澤爾河流域,,縱橫于皮埃蒙特與托斯卡納之間,,沐浴在杜羅河和里奧哈一帶的陽光下,不斷發(fā)現(xiàn)散落在某個角落的稀世珍寶,。原來,,葡萄酒的世界是那么大,世界上的好酒是那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