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的那次的京滬間航班的“晚點嘉年華”讓人印象深刻,最遲有在上海耽擱三天才飛走的,,想起來就心有余悸,。7月11日,我拿到了京滬高鐵的往返票,,11日上午8時從北京出發(fā),,12日下午16時返回。
首先,,不需要提前兩個小時去機場了,。北京南站的每個開放入口都有安檢人員,非高峰點兩三分鐘即能通過,,入口離檢票口最遠也只有十多分鐘的步行路程,,在實行火車票實名制后,南站也有了自助取票機,,只需要把二代身份證放在掃描口,,提前購買的車票就和登機牌一樣被打印出來。
當然,,有時會發(fā)生故障,,同行的朋友中就有未打印成功的。那就麻煩點,,得去窗口找大活人辦理了,。11日早上7點,朋友去辦理時排了20分鐘的隊,,因為開放的窗口非常少,,改簽等一系列服務(wù)都在同一個值班主任處辦理——所以,如果需要打印車票,,還是得早點來才穩(wěn)當,。
“登車”比登機簡單。但檢票口挨得太近,,空間不足,,如果你和我一樣不幸去車站里僅有的幾間食肆排了N久的隊買了早飯要跑到檢票口,就不得不面對其他檢票口周圍密集的人流,,小巧玲瓏者尚容易脫身,攜帶大量行李者建議就在自家檢票口周圍待著為好,,京滬高鐵的檢票口會在開車前五分鐘關(guān)閉,。
京滬高鐵分商務(wù)艙、一等座,、二等座,。價格相差700多元,,商務(wù)艙的價格接近京滬間的全價機票。二等座與多數(shù)動車沒有區(qū)別,,只有每節(jié)車廂的第一個座位有電源,,餐車的每個座位下都有五孔插座,車開起來很穩(wěn),,在非就餐時間去餐車寫篇稿子倒是可以,。
餐,大概是京滬高鐵上最慘的事情了,。我搭乘的G11次,,貼在餐車吧臺的那張菜單就是個擺設(shè),什么提拉米蘇都敢往上印,,結(jié)果就只有25元的盒飯,,如果說在日本坐新干線吃拉面是赴日旅行者必須要做的事兒,那么很抱歉,,G11次列車上連泡面都沒有,。
我和朋友只能去買25元一份的盒飯,米飯夾生,,菜甚至比航班延誤時機場發(fā)的盒飯還難吃,。
餐車9號車廂的尾部,也就是10號,、9號,、8號、7號車廂的乘客都會來這個餐車買飯,。高鐵沒有明火,,只有微波爐,兩排乘客就以餐車吧臺為中心,,排起隊等著微波爐“�,!币宦暋S谐丝拖勇�,,發(fā)火,;有乘客拿到了貼著“報廢品”標簽的牛奶,拿回來退,;乘務(wù)員身上的對講機里傳來司機需要兩份飯的召喚……有點雜亂,,餐車服務(wù)員雖無抱怨,也無笑容——我能理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餐車只有幾排座位,能坐20個人就了不得了。但全車人都得吃飯,,所以多數(shù)人把飯拿回了車廂,,你大概能想象那種味道。
封閉式車廂整潔,、安靜,、空調(diào)效果好。這一切都是指正常運行時,。很不幸,,我雖躲過了7月10日的高鐵故障,但沒有躲過7月12日的又一次故障,。當我到達虹橋站時,,大廳的顯示屏上一片紅——和機場一樣,這不是吉祥的顏色啊,。
所有去往北京的高鐵全部延誤,。我立刻打給了改簽早班高鐵回京的記者朋友,她更不幸,,“還沒開出上海十幾分鐘,,就停下了,已經(jīng)停了三個小時”,。她想從南京換飛機,,列車員堅持不讓任何一個人下車�,!斑好我包里有電動風扇,,不然非熱昏過去不可�,!�
好在虹橋站設(shè)計得太合理,,我立刻買了機票——大概是因為高鐵去北京的車次都延誤了,三點多買六點的機票已經(jīng)全都沒了,。好在從高鐵站走到2號航站樓,,只用了10分鐘,辦好登機牌,,開始期盼機場的大屏幕上別再出現(xiàn)紅色,。這時又不禁想,在北京南站遭遇高鐵晚點,,想換飛機的旅客,,還得經(jīng)得起京城交通的考驗。
也許我們很難停止抱怨,,就算這么多年我們還是會抱怨飛機晚點,、航餐難吃一樣,。抱怨只是諸多表達方式中的一種,而目的只有一樣,,讓它更好。抱怨的密集與期待有關(guān),,也與票價有關(guān),,綠皮車晚點一小時,人們不太介意,,因為那是高鐵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票價,。
速度不是一切,雖然速度是前提,,讓很多事成了可能,,但速度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