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前,,在南京舉行的一場茅臺酒拍賣中,一箱1985年茅臺從25萬拍到130萬。時隔三個月,,上個雙休,,又一場茅臺拍賣會上,據(jù)說一箱1997年出廠茅臺拍出115萬的天價,,有記者計算,,如果買家再加上12%的傭金等費用,最后的價格要達到128.8萬元,。 “拍賣場上的事,你不要太當真,。就那幾個人之間相互在倒,,你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成交,是不是交了那么多的傭金,。即使你看到了稅單,,也不能排除作局者花點小錢制造假象,而幕后的利益輸送不足為外人道也,。當然,,每一場拍賣都給場外的接盤者以心理安慰,否則永遠是那幾個人玩怎么出得了貨呢,�,!币晃恢O熟此道的圈內人士笑著說。 早些年,,東北的煤老板瘋炒君子蘭的時候,,“一草難求”,一根草幾十萬,、一盆草幾百萬,。一如一百多年前,荷蘭那場著名的郁金香泡沫中,,一枝郁金香能賣78000美元,,只要泡沫沒有破滅,“每個人都知道暴風雨總有一天會到來,,但是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發(fā)了大財并把錢藏好以后,,暴風雨只會落到鄰人的頭上�,!� 長期以來,,茅臺酒作為國酒的化身,被賦予了太多的神秘感,,籠罩著特殊的光環(huán),。茅臺集團董事長季克良最近針對茅臺酒是奢侈品的說法,糾正說:“我們努力擴大茅臺的產(chǎn)能,能使之成為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消費品,�,!本拖駮r尚一族幾千元的手機不嫌貴,為什么幾千元的茅臺就成了奢侈品了呢,? 這兩年,,我們在對全球金融體系的泡沫進行修復過程中,卻醞釀了史無前例的資產(chǎn)泡沫,。在全球央行的印鈔比賽中,,天量貨幣追逐有限的稀缺資源,央企用近水樓臺先得到的資金去競得一個又一個“地王”,,“大胃王”通過海囤土地,、推高地價和樓價漁利,資產(chǎn)泡沫的盛宴中,,人們各司其職,,有人大規(guī)模囤資源、囤茅臺,、拉斐酒,,有人通過收集市場上的“流動性”,在炒高價格中混水摸魚,。 一張古畫拍出上億的價格,,一套成堂的明代老紅木家俱拍出千萬,如果真要尋根刨底問個為什么,?那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它們都是藝術品,是古董,。不是什么藝術品都能成為古董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志是不可再生產(chǎn),數(shù)量有限,,又經(jīng)過千百年的大浪淘沙,,得以傳承并得到歷代藏家青睞,古董拍出好價錢,,似乎也有道理,。藝術品越老越值錢,講究的是一個稀少,,離現(xiàn)在年代越久遠,,它們越是名貴值錢,理所當然,。而藝術品越“年輕”越不值錢,,也是客觀的事實。因為這些藝術品可以再生產(chǎn),數(shù)量無法預測,,沒有經(jīng)過歷史的檢驗,、市場的淘汰,沒有達到物以稀為貴的程度,,所以價值不高,,這也是全世界收藏界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江蘇省國畫院著名畫家徐善說,,1985,、1997年的茅臺被當作古董來拍,甚至拍出百萬的身份,,存世量才一二十年的東西就拍出古董價,,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只能說明錢多人傻,,在一個貨幣泛濫的年代,有太多的人都愿意參加博傻游戲,。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最近說,,現(xiàn)在拍賣行已經(jīng)成為各種造假做局者變現(xiàn)的重要通道,做局越來越普遍,,有些局做得非常逼真,,就是好萊塢的導演、魔術師也要甘拜下風,。一旦你進場入了迷,,就會有人來專門拆你的心理防線,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防不勝防,。南京一位退休的老教授,閑時經(jīng)常到一些書畫拍賣會上,,并對某一類畫感興趣,。被“做局者”盯上后,搞了一批他喜歡的東西,,在場外的一個“偶然機會”引君入甕,。說拍賣會上多高多高,我們這個朋友是專業(yè)藏家,,手上有一批貨,,他要移民海外,海關不給出境,,只以市價1/3的價格割愛轉讓,,機會難得。用馬未都的話說,“這時候,,你只要一貪便宜,,自己就把防線拆了”。老教授搬出所有的積蓄買下了這批東西,,成交后才發(fā)現(xiàn)全是假的,,高仿品。上當受騙后才想到,,哎呀,,當時腦子怎么就不轉了,被噴了迷魂香了,,其實不是腦子不轉了,,當時腦子轉得特快,就是想著怎么賺大錢,,怎么撿漏子了,。而所有的做局者都在一個地方下工夫,就是怎么能讓你上鉤,。 但對于投身泡沫中泅渡的人來說,,健忘、失憶,、僥幸?guī)缀跏且环N難以根治的痼疾,,歷史的每一次輪回在他們眼里都是嶄新而迷人的,因而他們“周期性地患一種狂熱病”,,企圖不用通過辛勤勞動就能賺到大錢,,而且躊躇滿志,雄心勃勃,。結果往往是心甘情愿地,、不停地成為新的鬧劇和不可測的悲劇的主人公。 茅臺酒連續(xù)被推上拍賣席,,和這些年游資瘋炒紅木,、賭石、狙擊農產(chǎn)品,、中藥材,、大宗商品甚至民間的郵幣卡一樣,是流動性泛濫背景下中國此起彼伏的資產(chǎn)價格泡沫的縮影,,在熱錢和投機資本的一次次價值發(fā)現(xiàn)和一次次的功成身退后,,社會往往會為之付出巨大的代價。用馬克思的話說,,歷史的重演,,第一次是以悲劇形式出現(xiàn),,第二次則是以鬧劇形式出現(xiàn)。 近年來,,茅臺酒的產(chǎn)能不斷擴張,,每年以萬噸計的酒有被人喝了的,有被有心者收藏了的,,而如今更有一二十年的酒被當作古董拍的,。茅臺酒和紅木一樣,本是中國的國粹,,它們的收藏本來體現(xiàn)一種雅趣,,但在流動性泛濫的當下,連這些最能體現(xiàn)文人雅士清趣的一方凈土也被燒成一片焦土,。而在拍賣的小眾市場上,,信息失真不對稱,監(jiān)管缺失不易引起注意,,買家賣家和上下游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既容易成為游資設置“伏擊圈”的地方,也容易傳播錯誤信息,,誤導社會,,人為助推一些產(chǎn)品價格的上漲。在陳年茅臺價格被拍得飛上天的同時,,市場上茅臺酒的正常供應秩序被打亂,,“一瓶難求”的現(xiàn)象至今沒有緩解,,各種炒作助推各類資產(chǎn)價格的泡沫化程度,,加大全社會的經(jīng)濟風險,在物價高企年景誘發(fā)人們的心理恐慌,,值得決策者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