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境內市場相比,,海外市場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庇浾咄ㄟ^本市一家境外理財公司聯系到周先生,。雖然從事海外投資的經歷并不長,但這一年來讓周先生收獲頗豐,�,!安粌H僅是投資收益的回報,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海外投資這個窗口,,了解了更多投資的渠道和方式,,也豐富了自己的選擇�,!迸c周先生有類似需求的投資者,,在境內可通過哪些渠道來進行境外投資?如何來操作,?在此,,記者通過多方采訪,幫讀者對目前境外理財四種主要途徑進行詳細解讀,。
途徑一 基金系QDII產品 特點 投資便利門檻較低
剛剛過去的2010年,,無疑是全球資本市場復蘇回暖的一年。沉寂多時的QDII,,也搭上了海外市場走強的“班車”,,實現了“咸魚翻身”。一方面,,外管局放寬額度,,QDII發(fā)行持續(xù)加速;另一方面,,投資主題多樣化漸成趨勢,,QDII創(chuàng)新產品頗受青睞。
統(tǒng)計顯示,,多數QDII基金在2010年取得了正收益,,一批老QDII基金的收益率也毫無懸念的戰(zhàn)勝了A股基金平均2.45%的表現。截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以前成立的9只QDII基金去年平均回報率為3.04%,,而所有2010年以前成立的363只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僅為2.03%,。其中,位居前三甲的分別是:上投摩根亞太優(yōu)勢,,收益率為13.34%,;工銀瑞信全球配置,收益率為8.83%,;華夏全球精選,,收益率為8.37%。業(yè)績的穩(wěn)定增長以及監(jiān)管部門的額度放行,,促使一度停滯不前的QDII基金也進入到加速擴容的階段,。自2006年首只QDII基金問世到2009年底,3年時間僅成立了10只QDII基金,,而在2010年一年里就成立了18只QDII基金。
展望2011年,,分析人士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2011年復蘇將繼續(xù)主導全球經濟走勢,,新興市場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上升,。在經濟持續(xù)增長和流動性兩大動力的驅動下,尤其看好新興市場的投資機遇,。2011年首月,,A股依然頹勢不改,海外新興市場再度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QDII基金無論是業(yè)績還是規(guī)模都值得看好,。
除了業(yè)績看好外,QDII基金最值得稱道之處在于其投資的便捷性,。由于屬于境內基金公司所推出的產品,,因此在所有的基金銷售平臺上,投資者都可以直接進行QDII基金的投資,。同時,,絕大部分的QDII基金都采用了以人民幣計價的方式,投資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投資,,并且凈值也都采用人民幣計價的方式,,投資者能夠快速了解到自己投資的實際收益狀況。投資門檻低是QDII基金的另外一大優(yōu)勢,,相對來說,,QDII基金是境內進行海外投資最為大眾化的渠道。一般來說,,單筆認購QDII基金的金額達到1000元即可,,如果采用定投的方式進行QDII基金的投資,,數百元就可以完成。
具體到產品的選擇,,投資者需要把握幾點,。一是QDII基金具體投向的市場與行業(yè),是否與投資者自身的判斷較為符合,;二是注重QDII基金管理方的運作經驗和能力,。盡管QDII基金成立的時間都不長,但基金的業(yè)績已經出現了較為顯著的分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基金的管理水平,。
途徑二 銀行系QDII產品 特點 產品結構多樣門檻與投資成本較高
除了QDII基金之外,境內銀行也為海外投資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隨著海外市場人氣的恢復,,多家銀行也加大了對QDII新品的推廣力度。如市場上花旗中國,、渣打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均有多款QDII理財產品推出,。一方面,,銀行QDII產品的內容更加豐富;另外一方面,,不少QDII產品在運行的過程中也有不少區(qū)別于QDII基金的地方,。
作為一種可以投資于海外市場的理財產品,銀行系QDII在設計和產品形式上更加多樣化,,因此投資者在進行產品選擇時,,需要充分考慮產品的特性和自身的投資需求。同時,,銀行系QDII收益率表現也較為優(yōu)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0年在229款可比銀行系QDII產品中,,QDII的凈值平均增長幅度為10.38%,,僅有23款年末凈值低于年初。
在目前的銀行QDII產品市場上,,海外基金的連結產品和結構性票據是兩種最主要的產品形式,。其中,海外基金的連結產品在外資銀行所推出的QDII產品中最為普遍,。包括花旗,、匯豐、東亞、渣打,、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都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海外基金連結產品,,涵蓋的基金品種包括施羅德、貝萊德,、美盛,、霸菱、百達,、亨德森,、富蘭克林鄧普頓等多家海外基金公司的幾十只基金產品。此外,,中資銀行中也有相近的產品推出,,如招行、興業(yè)等,,投資的QDII產品連結于某一只海外基金,,投資的損益與該基金凈值的上漲、下跌相對應,。另外一種則是結構性票據產品,,結構性票據產品以結構化設計,投入的資金掛鉤于一些海外金融工具和資產,,如股票、指數,、基金,、商品、匯率等等,,投資者的收益并不完全取決于這些掛鉤金融產品的表現,,而是更多地依賴于結構產品預設的條件和框架。
銀行QDII產品為海外投資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但是由于產品自身的限制,,更加適合高凈值投資者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受限于理財產品的銷售門檻,,進行銀行QDII產品投資時單筆投資也必須符合一定的資金量條件,。一般來說,購買單只QDII產品的資金限制量為5萬元人民幣,,部分外資銀行對于QDII產品投資的起始要求為7萬元至10萬元人民幣,。因此投資者如果希望借助于海外基金連結產品達成一定的資產配置需求,如在產品類型上希望涵蓋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型基金的不同需要,在市場上希望達成新興市場,、成熟市場的一定分配,,就需要多只基金產品滿足投資組合的需要,。進一步說,定投海外基金是平滑投資成本比較有力的手段,,但是借助于銀行的QDII平臺的話,,由于單只產品的投資起始額限制,則定投計劃中也需要按月投入7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資金,。另外,,相比起境內基金公司的產品來說,投資于海外基金,,收取的各項費用,,如申購、贖回費,、基金的管理費用等等,,均高出一定的水平。
途徑三 私募海外基金 特點 以中國概念股為主要投資標的
事實上,,在上述的兩種投資渠道之外,,私募基金在海外運作的對沖基金產品也是境內投資者進行海外投資、多市場配置資產的一種途徑,。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所發(fā)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有多家私募基金在海外發(fā)行對沖基金,如淡水泉,、盛海,、曉楊、明達,、東方港灣,、柏坊、天馬,、景林,、睿信、涌金等,。這些海外基金產品的投資范圍是在香港市場乃至于在全球進行投資,,投資標的除股票外,還可涉及多種衍生品,、外匯等,,這些都是在A股市場內進行投資的陽光私募基金所不能覆蓋的,因此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不過,,在私募基金運作的海外基金中,仍是以中國概念股作為主要的投資標的,包括港股,、B股以及在其他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這樣選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當前階段,,中國本土的企業(yè)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發(fā)展前景;另一方面,,這些公司基本立足于大陸地區(qū),,國人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對中國本土企業(yè)的理解。所以,,對于境內的投資者來說,,借助于私募基金運作的海外基金達成多市場配置的目的會產生一定的局限。但是海外基金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發(fā)揮多種金融工具的作用,,較單一的A股市場來說,,更容易把握不同市場環(huán)境中的機會。同時,,境內的運作團隊投資風格上可能也更加貼近境內投資者的需求,。
途徑四 在香港開戶買海外基金 特點 品種豐富選擇范圍廣
對于不了解海外股市的人而言,通過基金投資海外市場,,不失為一條捷徑,。雖然目前境內的銀行、基金等都已推出了投資海外的QDII產品,,但與香港市場上種類豐富的海外基金產品相比,,還只是小巫見大巫。
對于意欲投資海外基金的投資者而言,,如何在香港購買基金呢?購買海外基金最安全有效的方式是前往香港找家銀行開立銀行賬戶,,通過網上銀行購買海外基金,。此外,投資者還可通過香港當地的基金公司直銷處和私人銀行,、證券公司,、獨立投資顧問、保險公司等代銷機構進行申購和贖回基金,。
與境內投資基金一樣,,投資海外基金也有一定的資金門檻。由于香港絕大多數基金都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也有少部分以歐元,、港幣、英鎊、日元,、澳元等貨幣結算,。因此,一般而言,,首次申購一般最少1000美元或1萬港元,,有的則要上萬美元。相比較而言,,保險公司的投連險資金門檻最低,,月供千元便可投資數只基金。如果通過月投基金形式(相當于境內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進行投資,,只要1000港元就可以了,。當然,由于目前匯市波動幅度較大,,投資者在認購基金之前,,必須查清楚其是用何種貨幣結算,因為所用貨幣的匯率走勢會直接影響基金的回報,。除了資金門檻,,在香港投資基金,需繳費用是不能不考慮的,�,;鹳M用一般包括首次認購費、贖回費,、基金轉換費,、基金管理費等,有的基金還會收業(yè)績表現費,,其中,,首次認購費比較高,從3%到5%不等,,認購時直接從認購金額中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