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開創(chuàng)了一個貴賤之分的節(jié)點,,這一點是人們至今仍然繼承著的。千百年來收藏家都重視鼎,、彝,、鐘,、簋、尊,、爵,、卣、豆等禮器方面的傳統(tǒng)收藏,,尤其是帶銘文的禮器,,更是追逐搜尋的重點。
現(xiàn)在人們所稱的青銅器,,均泛指中國歷史上青銅時代流傳至今的銅質(zhì)文物,。其實,青銅器最早被運用在5000年前的兩河流域,,在新石器時代才流傳入中國并迅速發(fā)展,,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達到鼎盛,。改革開放后的電視劇《封神榜》因講述商周時期的宮廷生活,,所以許多國人得以有機會全方位了解到青銅器文化。盡管青銅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但由于鐵的廣泛運用和迅速發(fā)展,,青銅器的實用性很快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被淘汰和遺忘。
青銅器開創(chuàng)了一個貴賤之分的節(jié)點,,這一點是人們至今仍然繼承著的,。據(jù)記載,夏朝時銅器首先被廣泛運用于戰(zhàn)場,,包括兵器和大型炊事容器,,誰擁有銅器,,誰就擁有領地,金與石相碰,,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在諸多出土青銅器中可窺一斑,夏朝時期的器皿均以實用主義為原則—人們分辨青銅器所屬朝代和真?zhèn)味嗍且糟懳亩嗌�,、繁簡和字體發(fā)展來辨別,,夏朝時期的器皿幾乎找不見銘文,更不用說在后世(商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青銅器上越來越復雜的紋飾和各式各樣象征吉祥和權力的象形圖案,。那時候的金屬開采極其艱辛,,往往需用大量人力和低賤物力采挖并冶煉。人類之間的戰(zhàn)爭也開始因為爭奪資源而頻繁發(fā)生,。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進入權力抗爭時期,也就是諸侯與王朝并存的商周時期,,人類的文明程度又上了數(shù)個臺階,。一言不和拔刀相拼的事件也在各種禮數(shù)和道德準則的制約下有明顯消退。禮數(shù)開始成為統(tǒng)治階級用來管理領地和人民的手段,。這時,,青銅器的發(fā)展也進入繁盛,各類能工巧匠變著法兒的將越來越先進易學的技術運用到器皿制造上,。器皿便成為較為明顯區(qū)分個人及家族身份的標志,,當然,著裝和言談也是區(qū)別身份的標志,,但作為象征物,,笨重的立體感十足的銅器最能說明問題。
《禮記·禮器》中曾有這樣一句話:“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辈粌H表明在那時已有成熟的神位祭祀禮節(jié)文明,,人類貴賤之分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區(qū)分的標準便是手上握著的酒杯,。根據(jù)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yè)技術文獻《考工記》之“梓人”引《韓詩》的話來判斷:“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彼栽缭诠艜r候,,有地位的人就可以對著沒地位的人說:我干杯,你隨意,。此外,,根據(jù)象征物大小來評判,貴人喝酒無需付出很多體力,。我們在電影里看到的某個大力士拿起個千斤鼎呼嚕呼嚕喝酒,,并不意味著他真的強壯和豪邁,只能說明他的地位低下,。
由文人制人到武人制國的發(fā)展層次來看,,頗具諷刺意味。拿著幾百斤的兵器征服了對手后被推為領袖,,最后終于有資格撼動整個領地,,居然就拿著個纖細輕巧的杯子做個象征。不知舉爵舉觚者作何感想,。
根據(jù)出土情況,,青銅器主要分為:盛放食物或用于烹煮食物的器皿和喝酒盛酒用的器皿、兵器,、樂器和雜器,,分得再細一些便是八大類:農(nóng)具、工具,、兵器,、飪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和雜器。發(fā)展至漢代,,青銅器已有很多種類的器皿,,除了像“尊”這樣的象征至高無上地位的器皿直到宋朝還在沿用外,基本上所有的青銅器都因為歷史發(fā)展的主導因素而失去了存在意義,。所以,,收藏青銅器,不僅擁有一件千古傳奇的物體,,更是體會一段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人群分類的起始,。
青銅器拍賣 辛苦鑒定不如找個可靠賣家
中國文物部門對青銅器一直采取不開放和加強監(jiān)管的政策,但國際市場對中國青銅器的拍賣反響強烈,,高價頻出,。隨著中國嘉德,、上海崇源、中拍國際等拍賣公司陸續(xù)舉辦了銅器,、銅鏡,、銅雜等專拍,國內(nèi)青銅器的市場價格漲速比任何藝術品都要快,。
2001年春,,紐約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古代工藝品拍賣專場上,推出了五件中國青銅器,,一件中國商代的青銅器“皿天全”方罍器身,,以924萬美元創(chuàng)下了東方藝術品拍賣的最高價。這件寶器1922年出土于湖南桃源,,其器蓋現(xiàn)存于湖南省博物館,。為了使國寶“身首合一”,上海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聯(lián)手籌集了一筆�,?�,,赴美參加競買,結果還是抵不過法國一位買家以高出我方預算四成的高價而未能如愿,。紐約蘇富比進入21世紀后,,幾乎每年都有中國青銅器拍賣的記錄。
千百年來收藏家都重視鼎,、彝,、鐘、簋,、尊,、爵、卣,、豆等禮器方面的傳統(tǒng)收藏,,尤其是帶銘文的禮器,更是追逐搜尋的重點,。我國的青銅器的復制和仿造由來已久,,自北宋、元,、明,、清、民國,,直至今日,,從未間斷。由于坊間偽造歷史悠久,,青銅器的鑒別著實不易,。對于一般藏家,,唯一可以信賴的便是上家—有個可靠的上家,比請來百位專家效果更好,。
在今年于紐約舉行的亞洲藝術周期間(9月16日),,紐約佳士得將在總部洛克菲勒中心舉辦一場青銅器收藏大家Anthony
Hardy夫婦委托拍賣—“思源堂中國古代青銅器珍藏”(The Sze Yuan Tang Archaic Bronzes from the Anthony
Hardy Collection)。此次拍賣珍品共計118件,,估值超過1500萬美元,。
在此次拍賣中,,有三件作品彌足珍貴,。一件品相佳妙的鬲
(用于烹煮肉食飯類)—此器鑄造于公元前十二世紀商代晚期。此器出自著名的Dr. A.F.
Philips及英國鐵路養(yǎng)老基金會舊藏,,知名中國藝術古董商盧芹齋早于1939年亦曾展出,;一件連蓋方彝—此古青銅酒器制作于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商末安陽,晚清學者吳大澄曾于著作中首度發(fā)表,,此后不少重要著作和展覽皆見其身影,;一件造型敦碩的珍罕青銅尊—此器是公元前約十三世紀商代晚期安陽制作的盛酒禮器。
據(jù)佳士得亞洲區(qū)名譽主席及美洲區(qū)副主席杜超惠(Theow
Tow)介紹,,思源堂中國古代青銅器珍藏的源起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Anthony
Hardy的父親已經(jīng)有龐大的收藏群,以中世紀西方藝術品居多,,但其中居然有一件公元前約十六至十一世紀的商代青銅爵,,令他一見傾心。之后,,Anthony
Hardy便對中國早期藝術,,尤其是中國古代上乘青銅禮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至今已經(jīng)收藏了無數(shù)青銅器,,四十多年來,,他對每件藏品的鑄工、銅綠,、銘文及出處均如數(shù)家珍,、了如指掌。曾在新加坡出版的在青銅器業(yè)內(nèi)具有絕對權威的讀本“Chinese
bronzes: ferocious beauty”中,,Anthony Hardy的藏品便悉數(shù)收入其中,。

對任何新的藏家來說,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多地學習和研究這個領域的專業(yè)知識
記者:佳士得這次拍賣一百多件青銅器,,其規(guī)模是否稱得上非常大,?
杜超惠:是的,此次Anthony
Hardy先生的思源堂中國古代青銅器珍藏拍賣是佳士得紐約最重要的收藏拍賣之一,。我們很榮幸能為藏家展示中國青銅時代的精品,,并為他們提供千載難逢的收藏良機,,該批重要、珍罕青銅器的現(xiàn)任藏家久負盛名,,他經(jīng)過多年耐心細致建立的收藏備受推崇,,擁有極高知名度。因為青銅器材料的罕有珍貴,,青銅器本來就主要為富人階層鑄造使用的,。在藝術市場上,青銅器越精致越罕有,,它的價值就越高,。
記者:這位收藏家一下子奉獻出那么多件青銅器,又是在美國,,盡管是世代相傳,,但是研究和收藏青銅器是否主要在中國?
杜超惠:青銅器的研究工作是全球性的,。我曾經(jīng)說過,,出處(或者說“歷史”)對任何藝術品都至關重要。它表明了收藏品的記錄:在哪里被收藏和研究過,,在哪里被展出和出版過,。出處即藏品的護照。傳統(tǒng)上,,現(xiàn)代的中國收藏家們傾向于宮廷御制和明清藝術品,,而西方收藏家們則更加喜歡研究和收藏高古藝術品。然而,,近年來這種趨勢也有了變化,,中國收藏家們重新開始喜歡研究和收藏高古藝術品。
記者:這樣品相的青銅器屬于怎樣的級別,?估價依據(jù)哪些因素,?
杜超惠:參加拍賣的約120件拍品總估值超過了1500萬美元。Anthony
Hardy先生的私人收藏是無可比擬的,,也是目前上拍得最好的古代青銅器收藏之一,。在世流傳的青銅器數(shù)量很難估算,但這個領域的確是已建立良久,,并且是全球化的,。該類別在世界上受到廣泛尊重,因為它展現(xiàn)了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早期文化,。
小尺寸的青銅器不一定比大尺寸的青銅器價值低許多,,因此尺寸并不是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其他因素還包括鑄造的精致、收藏歷史,、銅綠的優(yōu)美以及更為重要的銘文,。例如,一個小尺寸的青銅器皿,,即使鑄造得不夠精致,,但如果刻著有意思的銘文,則該青銅器的價值就會比一個大尺寸的,、鑄造精致些的,、但沒有銘文的青銅器高很多倍。中國藏家很在意商周青銅器上面的象形文字,。
記者:對于有興趣收藏青銅器的藏家,,你有哪些建議?
杜超惠:對任何新的藏家來說,,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多地學習和研究這個領域的專業(yè)知識,。你可以請教知名拍賣行的專家和業(yè)內(nèi)行家,閱讀相關著作,,參觀博物館(中國的上海博物館等)展覽并盡可能地多了解一些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