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商家在龍陵縣黃龍玉交易市場編制玉器掛件,。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 |
近年來,,黃龍玉引起人們的廣泛專注,,關(guān)于黃龍玉的爭議也此起彼伏,,但其價格卻在爭議中一路上漲,,那么黃龍玉是否值得投資和收藏呢,?專家建議,多看少買,,慎重投資,。
“幾年前,幾百塊錢就可以買一卡車的黃龍玉原石,,而現(xiàn)在一塊原石則能買若干輛小轎車,。”這是在黃龍玉界廣為流傳的“神話”,,許多人也因黃龍玉價格大漲實現(xiàn)了暴富的夢想,。近年來,黃龍玉引起人們的廣泛專注,,關(guān)于黃龍玉的爭議也此起彼伏,,但其價格卻在爭議中一路上漲,那么黃龍玉是否值得投資和收藏呢,?專家建議,,多看少買,慎重投資,。
黃龍玉價格“神話”
在云南龍陵縣城的玉石交易市場,,一大早就聚集了來自各地的玉石商人、玩家和愛好者,,其中大部分是來“淘寶”的,,也有不少人是懷著“一夜暴富”的心態(tài)來尋夢的。張萬年原本在龍陵縣城做服裝生意,,近年來黃龍玉的火暴讓他按捺不住,,今年3月他轉(zhuǎn)讓了服裝店,投入約1萬元去買“石頭”,。張萬年說:“現(xiàn)在估計有3萬元左右,,都在石頭上,只要眼光好,,賺錢是肯定的,。”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在龍陵像張萬年一樣把改變命運的希望寄托在黃龍玉身上的人還有很多,。 黃龍玉,最初被稱為黃蠟石,,由于其產(chǎn)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龍玉。龍陵縣黃龍玉協(xié)會會長侯德升稱,,不是所有的云南黃蠟石都可被認為是黃龍玉,,只有達到玉石級的黃蠟石才稱黃龍玉。 記者獲悉,,黃龍玉在作為玉石開發(fā)之前,,只作為觀賞石被收藏和買賣,價格非常便宜,,幾百元就可以買一車,。直到2004年第一只用黃龍玉加工的手鐲問世,其晶瑩剔透,、溫潤細膩,、黃中飄紅的品質(zhì)吸引了大量業(yè)內(nèi)人士的眼球,于是各地玉商開始大量收購原石,,加工成品,,其價格開始大幅上漲。 黃龍玉價格短時間內(nèi)的快速上漲,,創(chuàng)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跡,。玉商沈建文認為,過去黃龍玉是作為觀賞石,,現(xiàn)在是作為玉石,,觀賞石價格與玉石價格有天壤之別,因此黃龍玉價格大幅上漲是理所當然的,。 侯德升認為,,要客觀看待黃龍玉漲價問題,一是精品價格上升幅度大,,一般產(chǎn)品價格變化不大,;二是原石價格大幅上漲,成品價格上漲幅度�,�,;三是個別產(chǎn)品價格上漲幅度大,整體價格上漲幅度小,。 從龍陵縣黃龍玉公盤交易情況來看,,四次公盤共成交原石約70噸,成交金額1600多萬元,。侯德升說,,公盤的黃龍玉原石品質(zhì)較高是大家公認的,但整體價格并未像人們說的那樣高,,尤其是與翡翠,、和田玉等相比,價格上升空間還很大,。
黃龍玉到底是不是“玉”,?
在黃龍玉價格快速上漲的同時,“黃龍玉到底是不是玉”也成為爭議的焦點,。有專家認為“黃龍玉根本不是玉”,,因為黃龍玉的組織結(jié)構(gòu)與翡翠、和田玉等玉石有顯著不同,,也沒有翡翠等其他玉種的文化底蘊,,并且國家也還沒有正式命名。 “現(xiàn)在說黃龍玉不是玉,,不能說不對,,因為畢竟黃龍玉暫時還未納入‘國家標準’�,!焙畹律f,,中國人玩玉歷史悠久,被稱作玉來把玩的少說也有幾十種之多,,并且常有新玉種被發(fā)現(xiàn),,但要怎么評價這些玉,學術(shù)界,、玩家,、市場都莫衷一是,各有各的理由,,各說各的好,。 記者采訪了解到,關(guān)于什么才算是玉的問題,,尚未有明確說法,,但總體上有三種觀點,一是“石之美者為玉”的“泛玉論”,;二是“只有和田玉和翡翠是真玉”的“狹玉論”,;三是“石之美者再加上一些條件”的“求是論”。 “目前來看,,‘求是論’標準更科學客觀,。”侯德升說,,“求是論”除了要求玉要美觀以外,,還必須硬度在4.5以上,密度在2.5-3.4之間,,有光澤,、溫潤且寶氣內(nèi)斂的質(zhì)感,,透與不透充滿神秘,清悅悠遠的聲音及優(yōu)越的加工性能等,。 侯德升說,,黃龍玉以黃、紅為主色調(diào),,晶瑩剔透,,其“美”的條件早已被公認,其質(zhì)地測試為,,硬度6.5-7,,密度為2.6-2.71,且韌性介于和田玉與翡翠之間,,“由此可見,,黃龍玉不但是玉,還是好玉,�,!� 國際知名寶石專家、中國寶石行業(yè)協(xié)會榮譽副會長歐陽秋梅此前撰文稱,,黃龍玉濃郁,、豐富的色彩加上精美的雕工,巧色的運用,,讓人愛不釋手,。 龍陵縣長左光虎介紹,2009年7月由云南省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發(fā)布的《黃龍玉分級》標準開始實施,,標志著黃龍玉有了地方標準,。同時,云南省還向國家珠寶總局提交申請,,大力促進將黃龍玉作為天然玉石列入《珠寶玉石名稱》和《珠寶玉石鑒定》,,預計黃龍玉國家標準將會在近期出臺,這或許會給“黃龍玉是否是玉”的爭議畫上一個句號,。
“多看少買慎重投資”
記者在龍陵縣城的玉石交易市場發(fā)現(xiàn),,即使同一攤點,黃龍玉的價格也相差甚多,,貴的要上萬元,,便宜的只需幾十元。但記者很難判斷哪些是黃龍玉,,哪些是普通黃蠟石,;同樣是黃龍玉哪個更值錢。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初入行者,,或者準備入行者來說,,也面臨同樣的困惑,。對此,黃龍玉專家建議收藏和投資黃龍玉需掌握“三原則”,,或可規(guī)避投資風險,。 一是“多看少買、慎重投資”,。“俗話說神仙難斷寸玉,�,!焙畹屡d說,“不少新玩黃龍玉的人總是問要注意什么,,其實就一句話‘多看少買’,,中國玉文化歷史悠久,玩的名堂太多,,貿(mào)然出手容易出錯,,尤其是黃龍玉作為一種新玉種,更需仔細辨認,,最好先多看,,慎重投資�,!� 二是“不怕買貴,,就怕買得不對”。這是云南省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葛寶榮關(guān)于黃龍玉收藏的一句名言,,也被奉為行業(yè)的金科玉律,,其實對于任何收藏都適用。 葛寶榮認為,,自然界跟人類社會一樣,,金字塔尖的都是少之又少的,黃龍玉也不例外,,其中品質(zhì)非常好的其實很稀有,,雖然少卻最大限度代表了黃龍玉的品質(zhì)和價值,所以才很貴,。因此,,只要買的是頂級貨,現(xiàn)在價格再貴都不怕,,就怕買錯,,這并不是鼓勵所有人都去買貴的,其實黃龍玉興起的時間不太長,,撿漏還是經(jīng)常能碰到的,,關(guān)鍵是要眼光好,,要買對。 三是“要有玉文化儲備”,。龍陵玉商沈建文告訴記者,,中國人玩玉歷史悠久,前人早就總結(jié)了很多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玩黃龍玉也是適用的,。中國玉文化首先要繼承,然后是發(fā)展,,發(fā)展是以繼承優(yōu)秀文化為基礎(chǔ)的,,因此掌握一定的玉石文化知識,對于識別,、收藏和投資黃龍玉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