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杭州人都記得,位于杭州市錢江新城區(qū)塊的“綠城·藍色錢江”樓盤,,在2009年5月18日一期開盤時,,均價達到了三萬元一平方米,盡管已屬當時的“天價”,,但結果也是哄搶一空。 新樓盤如此,老樓盤又何嘗不是這樣,?位于杭州市區(qū)的90年代房屋采荷小區(qū),2009年初成交均價為1.2萬元/平方米,,到2010年年初已經漲成了2.1萬元/平方米,。越來越多的杭州人發(fā)現(xiàn),,原先大家以為相對低價的房屋增值潛力大的慣性邏輯似乎已被證明是“謬論”,原來房價越高者,,漲得反而快,? 近年來,隨著杭州樓市價格的節(jié)節(jié)攀升,,購房成了很多市民的投資選擇,,投資哪里的房子升值快,抗風險能力強,,一直是民眾關注的熱點,。很多市民在投資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本以為開盤價格低,,升值空間大的一些樓盤升值緩慢,,一些原本價格就已經“嚇人”的樓盤反而讓人們對房價漲幅想象力的底線被屢屢擊破。 據了解,,杭州名城燕園房屋均價從2008年9月18日為13400元/平方米飆升到2009年12月21日26000元/平方米,;中凱東方紅街房屋均價2008年7月9日為13000元/平方米,2009年9月11日為22900元/平方米,,翻了一番,。相較這些市區(qū)高房價樓盤,杭州周邊地區(qū)樓盤升值較慢,。如金成江南春城閑林山水房屋均價2005年1月30日為4000元/平方米,,2009年11月30日為10060元/平方米;贊成嶺上房屋均價2007年10月25日為7500元/平方米,,2009年10月14日反而降到6900元/平方米,。 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賈生華說:“高房價樓盤增值相對更快,而且抗風險性也強,。如果房價要漲,,一定是從市中心向四周蔓延,增幅呈現(xiàn)遞減狀態(tài),。相反如果房價要跌,,卻是從四周向中心擴展,跌幅會呈現(xiàn)出遞減狀態(tài),�,!� 就職于杭州某媒體的李先生就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他在2007年以6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下了杭州閑林的一套房子,,2009年5月將房子出售轉而投資了杭州城北銀樹灣一套住房,。“當初看中它的開盤價低,,以為升值空間大,,結果兩年時間每方也就漲了兩千,。投資城區(qū)房,幾個月已經漲了8000多元,�,!崩钕壬f。 賈生華說:“高房價高增值的樓市現(xiàn)象主要還是因為市區(qū)房源稀缺,,沒有可替代性,,供需不平衡,而周邊地區(qū)房屋供應量達,,選擇余地大,。” 市區(qū)房源的稀缺性也直接表現(xiàn)在了可售房源數量上,。據住在杭州網統(tǒng)計信息,,2010年1月新開16個樓盤都是位于下沙、濱江,、閑林,、丁橋等周邊地區(qū)。 浙江大學房地產投資研究所所長趙杭生告訴記者,,除了市區(qū)房源的稀缺性,房子的價值以及升值空間的大小還與房子的品質緊密相連的,,這品質包括房屋周邊市政配套建設,、小區(qū)服務配套建設以及周圍學校、醫(yī)院,、居住人群等各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