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2月份的兩組經濟數(shù)據(jù)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由于2月份C P
I和PPI上漲幅度超出預期,,1至2月信貸規(guī)模投放偏大,。央行可能很快加息的議論逐漸高漲,,貨幣政策退出的預期正在增強。 我認為,,我們應當繼續(xù)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退出應當慎重。 目前來看,,最能影響我國未來通脹走勢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翹尾因素、貨幣因素,、進出口因素和食品價格,。首先,,翹尾因素下半年將趨于下降,。其次,2009年我國經歷了創(chuàng)歷史的信貸狂飆,,創(chuàng)下1996年以來的新高,。不過,貨幣超發(fā)并不必然引發(fā)物價上漲,,因為導致通貨膨脹的貨幣是指能轉化為有效購買力的貨幣,,在去年股市,、樓市大幅上漲的背景下,能夠形成有效購買力的貨幣最終小于M
2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過剩的流動性不會在短期內轉化為通貨膨脹,,如果能夠在這段時滯期內把多余的流動性及時收回,將有效緩解物價上漲壓力,。再次,,進出口形勢的快速復蘇確實將給物價帶來一定的上漲壓力,進口方面,,壓力主要源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第四,食品在CPI結構中所占權重最大,,因而對CPI影響也最大,,但食品價格上漲是可以控制的。 今年以來,,我國貨幣當局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靈活性的組合措施。今年以來央行已分別于1,、2月份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凍結資金6000億元左右,預計央行可能將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信貸投放上,,央行將2010年全年新增貸款目標定為7.5萬億元,并從去年底以來對銀行信貸投放節(jié)奏進行嚴格控制,。 由此可以看出,,2010年兩會設定的全年新增貸款7.5萬億元、M
2增長17%的目標也根本談不上是緊縮,,依然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果要實現(xiàn)全年調控目標,就必須加強對執(zhí)行的監(jiān)控,,放貸方向也要從去年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調整到中小企業(yè)投資項目和民生類項目上,。對于下一步控制流動性的舉措,我認為央行可以用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央行票據(jù)的辦法來解決,。直接加息要慎重,。只有當CPI增長到3%的時候加息條件才算充分,而且加息就意味著所有貨幣政策退出,,要慎用,,盡量延緩。加息主要是針對通貨膨脹而言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認為直接加息的條件還不夠成熟,,如果通貨膨脹CPI指數(shù)超過3%到4%,肯定要采取直接加息措施,,那時的主要危險是通貨膨脹�,,F(xiàn)在是通貨膨脹預期,我們注意管理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必須看到目前通貨膨脹是不是主要危險,,我們只是對通貨膨脹進行預期管理,而不是直接地制止通貨膨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