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哈爾濱海關了解到,2009年黑龍江省進口糧食190.7萬噸,,增長3.3倍,,價值8.4億美元。同期,,黑龍江省出口糧食13.7萬噸,,比上年下降45%。 據(jù)介紹,,2009年黑龍江省糧食進口均價走勢相對比較平穩(wěn),,但下降趨勢明顯。其中,,8月均價為每噸489美元,,為年度最高值;6月均價為每噸377美元,,為年度最低值。此外,,2009年黑龍江省進口大豆188.5萬噸,,占同期這個省糧食進口量的98.8%。 據(jù)了解,,2009年黑龍江省自7個國家(地區(qū))進口糧食,。其中,自巴西進口101.6萬噸,,自美國進口85萬噸,,兩國合計占同期全省糧食進口量的97.8%。 據(jù)介紹,,黑龍江省糧食進口增長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大豆供需缺口嚴重,需要依賴進口彌補。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受大豆生產的下游產業(yè)迅速發(fā)展影響,,黑龍江省內大豆供給不足、價格偏高和出油率低等原因刺激了這個省大豆進口快速增長,。二是糧食內外價差比較明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糧價持續(xù)下滑,。國內糧價受國家政策扶持等多種因素影響保持相對堅挺,,與國際糧價相比缺乏競爭優(yōu)勢。三是生產效益偏低制約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近年來,,化肥、農藥,、農機等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勞動成本也不斷提高,導致國內糧食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影響,,國家政策的激勵作用也出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 對此業(yè)內人士建議,,一是在保障國家糧食戰(zhàn)略儲備的基礎上,,調整產業(yè)結構,著力提高糧食產量,,努力降低糧食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二是靈活調整糧食補貼政策,,提高糧食加工企業(yè)采購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穩(wěn)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糧食生產;三是加強糧食進出口的監(jiān)測預警,,做好宏觀調控,,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