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的不法分子犯罪手法并不高明,卻為何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順利取得眾多家長的信任,,使這么多的家長上當受騙,?長春市公安局經(jīng)偵支隊支隊長徐為民說,這起案件的發(fā)生說明,,多年來,低分升學的招生“潛規(guī)則”在學生及家長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市場,。
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對吉林省龍鳳陽光教育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鳳公司)詐騙案件作出了一審判決:公司法人代表張澤柱和另一名主犯孫靖國因詐騙罪都被判處無期徒刑,,其余11名案犯分別被判處15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龍鳳公司在社會上宣稱,,能在交錢的基礎上,將高考低分的學生辦入正規(guī)本科院校學習,,致使大量學生和家長上當受騙,而這場騙局的“導演”竟是高考落榜生孫靖國,,他和張澤柱等人合謀,,為了騙得更多的錢財,還發(fā)展了20多名中間人,。 經(jīng)警方核實被騙學生500多人,涉案金額高達3600多萬元,。
涉案金額大,、人員多,全國罕見
2005年3月,,張澤柱租賃長春市的國際大廈B座7層作為公司的辦公地點,成立了龍鳳公司,。龍鳳公司業(yè)務范圍為求學咨詢與服務和招生宣傳及代理,。
龍鳳公司系民辦公司,,而非張澤柱等人宣稱的是吉林省教委下屬公司,專門給學生辦上大學的,。
孫靖國在2005年高考落榜,,通過他人介紹找到張澤柱,交給張澤柱11萬元后由張澤柱為其以委培生的身份辦到大連一所學院上學,。孫靖國在2005年11月退學,。 孫靖國說:“我高考落榜,通過張澤柱辦上了學,,通過這件事我感覺辦學很掙錢,。我找張澤柱要錢,說認識吉林省招生辦的領導,,還說了一些從招生辦打聽出來的招生計劃,。張澤柱說他能找到生源,如果我能與招生辦的人溝通,,我倆就用這個辦法掙考生錢,。我想這個辦法行,就和張澤柱合作,,由我負責聯(lián)系招生辦,,他負責聯(lián)系學生�,!�
孫靖國謊稱手中有北京理工、大連海事,、長春稅務學院等一批院校的名額,,能辦理高考落榜生按正常手續(xù)錄取上學,為此張澤柱與孫靖國經(jīng)預謀決定,,2006年兩人聯(lián)合為高考落榜生聯(lián)系辦學,商定由孫靖國負責聯(lián)系招生辦及提供所辦院校名單,,張澤柱負責提供生源,,并對每所學校的收費標準及如何提成達成一致。后張澤柱,、孫靖國按各自分工,,開始運作辦學事宜。 收款后,,孫靖國和張澤柱為蒙蔽學生和家長,,使用孫靖國私刻的北京理工大學公章、北京理工大學招生辦公章及北京理工大學校長的個人名章,,偽造北京理工的“點錄單”,、“通知”等報到材料,,讓辦到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多次到北京報到;并將孫靖國偽造的“繳費卡”通過中間人發(fā)給辦長春稅務學院的學生,,讓到學校去報到,;另外他們還使用孫靖國偽造的大連海事和東北財經(jīng)的“電子掃描表”帶領學生到大連參加體檢和報到。
2006年10月28日,,張澤柱,、孫靖國等人組織大量學生持假報到證到長春稅務學院報到,被學校拒絕,,部分學生及家長到公安機關報案,,張澤柱、孫靖國等人紛紛出逃,。
此起詐騙案涉案金額大,、涉案人員多,斂財手段惡劣,,影響范圍之廣,,在全國實屬罕見。
一些中小學校的校長竟也受騙
經(jīng)公安機關調(diào)查,,2006年以來,,孫靖國伙同龍鳳公司經(jīng)理張澤柱、副經(jīng)理劉煥杰等人謊稱能通過在教育部,、吉林省招生考試辦公室的熟人,,以點招、擴招等方式,,將高考低分或認為錄取學校不理想的學生辦入北京,、大連、長春等地的高校,,學校不同需繳納不等費用,。如大連的學院需16萬元至18萬元,北京的大學需14萬元,,長春的大學需7萬元等,,并承諾繳費時簽訂協(xié)議,辦不成全額退款,。 為了騙得更多的錢財,,孫靖國、張澤柱等人還發(fā)展了多名中間人,。這些中間人在張澤柱報價的基礎上再加價5000元至5萬元不等,,從中牟取私利。已核實被騙學生500多人,,涉案金額高達3600余萬元,。
吉林省德惠市市民辛某告訴記者,,40多歲的她平日靠做小生意維持家庭生活,日子過得并不寬裕,。2006年7月,,她的兒子在高考中得了475分,這個成績比吉林省本科錄取分數(shù)線少5分,。正當她一籌莫展之際,,她偶然聽說龍鳳公司可以幫助辦理低分考生進入本科院校學習。得知這一消息后,,她拿出了多年的存款,,通過中間人找到該公司,繳納了7萬元錢后,,提出讓兒子進入長春市一所本科院校學習,。然而,半年過去了,,她的兒子不僅沒有上成學,,自己的錢也不見了蹤影,望著每天以淚洗面的孩子,,辛某追悔莫及,。 而此起案件的主要策劃人之一孫靖國,竟是一名現(xiàn)年22歲的高考落榜生,。
記者見到了制作并不精致的“繳費報到卡”,,上面印著繳費學生的照片、姓名及報到編號,。就是這張小小的卡片,,蒙住了很多家長。據(jù)了解,,這些受騙的家庭大多來自吉林省長春市、農(nóng)安縣,、德惠市和山東省,、河北省的多個城市,其中多數(shù)家庭經(jīng)濟條件并不寬裕,,有的家長為了孩子上學,,甚至是借高利貸給孩子交的錢。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fā)現(xiàn),,受騙者中也有部分在政府機關工作的人員,,有的甚至就是一些中小學校的校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學副校長告訴記者,,她這次一共被騙了19萬元,,其中7萬元是她為自己的孩子辦學花的,,另外12萬是幫她外甥辦學花的。她說:“一直在教育系統(tǒng)工作,,沒想到自己卻因為這種事被騙了錢,。”
據(jù)吉林省招生考試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受騙的500多名學生中,,不少人都考了400多分,不僅能正常上大學,,而且如果填報志愿得當?shù)脑�,,還可以進入不錯的大學讀書。
招生“潛規(guī)則”再次敲響警鐘
很多家長不約而同地向記者談到了自己身邊一些低分考生成功進入高校學習的例子,。辛某說:
“就有活生生例子在那擺著呢,,所以我想都沒想就交錢了�,!睋�(jù)長春警方調(diào)查,,犯罪嫌疑人張澤柱在2004年和2005年兩年間,確實每年都通過關系成功幫助多名低分考生順利進入正規(guī)大學學習,,這使他在家長中間增加了可信度,,形成了一定的市場。 長春市公安局經(jīng)偵支隊支隊長徐為民說,,這起案件的發(fā)生說明,,多年來,低分升學現(xiàn)象在學生及家長中已經(jīng)形成了潛在的市場,。對此,,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應該出臺更嚴密清晰的制度和規(guī)定,,讓高考錄取更加透明,。
一些來自教育系統(tǒng)和政府部門的“中間人”的積極牽線搭橋,從另一個角度也加強了家長們對不法分子的信任,。來自吉林省德惠市教育系統(tǒng)的“中間人”王峰告訴記者,,她的宣傳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有些人一聽到她在教育局工作的身份,,甚至主動找她幫忙,。 事實上,不良的社會風氣也是導致這一詐騙案件沒有很快暴露的重要原因,。徐為民認為,,這起并不高明的騙局之所以得手,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當前這種社會土壤,,利用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
據(jù)家長們反映,,開始他們也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理去交錢的,但看了協(xié)議書后,,一些人反倒增加了對事件的信任,。后來有的家長去咨詢,結(jié)果得到的回答是“不能問,,不能查,,我們辦的是非正常的事,如果因為你詢問露了底細造成事情失敗,,交的錢將一分不退,。”不正常的回答,,在家長中卻形成了良好的反響:“聽他們這么一說,,反倒放心了,這事就是不能通過正常途徑辦,,不讓問就對了,。”
正是出于這樣的心理,,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居然沒有一名家長向有關部門咨詢此事,吉林省招生考試辦公室和相關學校也沒有得到過任何信息,。對此,,吉林省招辦的一位負責人顯得痛心疾首:“哪怕有一個人問問我們,也不會造成這么多人被騙,�,!� 國家工商和教育主管部門明確規(guī)定,教育咨詢機構(gòu)不能辦理中介服務,,但多數(shù)家長并不清楚也不相信這些規(guī)定,。 對此,吉林法序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維平建議,,有關部門在加大對高考錄取工作公開,、公平宣傳的同時,也應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使家長們清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違法的,,使他們在遇到具體問題時,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