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南部干旱少雨,一個“抗”字曾是許多地方數十年來應對氣候的不變主題,,結果“年年抗旱年年旱”,。近年在科學發(fā)展觀指引下,這里的干部群眾遵循自然規(guī)律,,順應天時探求農業(yè)生產新路子,一項項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拔地而起。
土豆成了“金豆子”
寧夏南部山區(qū)春夏幾乎年年干旱,,種植小麥往往收獲無幾;秋季雨水相對較多,,加上境內氣候溫涼,,土壤質地疏松且富含鉀元素,坡地種植土豆畝產在1噸左右,。令人遺憾的是,,盡管“下籽三升打一斗”這句描述小麥低產的歌謠傳唱了一輩又一輩,,可是年復一年,農田里當家的農作物品種依舊是小麥,。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春旱在這塊黃土地變本加厲地肆虐,有的年份連麥種也撒不進地里,,而農戶小塊零星種植的土豆卻年年都有收獲,。地方政府決心順應天時,避害就利,,壓夏擴秋,,土豆從農民的房前屋后大步走向田野;近年當地政府將其作為一項富民產業(yè),,生產規(guī)模和水平突飛猛進,。 順應天時避災,旱地也能生金,。據固原市農牧局提供的數據,,全市在冊耕地面積530萬畝,近年土豆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190多萬畝,,農民人均年銷售土豆收入300元以上,;其中,西吉縣農民每年1/3以上的純收入都靠種植土豆獲得,。 西吉縣農民馬小龍家的20畝地,,去年全部種植了土豆。他告訴記者,,去年土豆受旱有所減產,,但是市場上價格一直很好,剛下來時每公斤賣到0.8元,,近期經銷商上門收購,,每公斤漲到1.4元�,!霸缦任骷r民種土豆是為了吃飽肚子,,現在土豆成了俺們致富的金豆子!”馬小龍高興地說,,他家20畝地的土豆,,去年毛收入2萬多元,相當于種100多畝地的小麥,。
石頭縫里種甜瓜
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近年寧夏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率明顯增加,危害程度加重,。如何在“天公不作美”的不利條件下發(fā)展生產,,實現農民增收,,自治區(qū)上下群策群力,為中南部開出了一劑“良方”:遵循自然規(guī)律,,從劣勢當中尋找優(yōu)勢,,變被動受災為主動避災。 走進中寧縣喊叫水鄉(xiāng)石泉村沙梁自然村時,,田野里處處可見連片的壓砂地,,農民們在地里來回穿梭,忙碌著鋪地膜,�,!叭ツ昵锾煜铝藥讏龊糜辏乩飰勄椴诲e,,今年種壓砂瓜肯定又是大豐收,!”農民馬秀平說,去年他家種了70畝壓砂西瓜,,收入近3萬元,。 寧夏中部干旱帶涉及鹽池、同心,、海原等11個縣(市、區(qū))的68個鄉(xiāng)鎮(zhèn),,總面積3萬平方公里,,境內大部分地區(qū)年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據一項綜合調查分析結果顯示,,新中國歷史上,,這一區(qū)域發(fā)生干旱的幾率高達72%,其中特大干旱發(fā)生幾率為14%,,重大干旱發(fā)生幾率為15.8%,;近17年竟有12年發(fā)生干旱且多次出現連年大旱。 2003年一場曠日持久的特大干旱,,寧夏干旱帶上種植的小麥等數百萬畝大田農作物幾近絕收,,可部分農民壓砂種植的幾千畝西瓜卻獲得豐收。壓砂種地是當地農民發(fā)明的一種避災土辦法,,盡管能夠有效保墑減輕干旱對農業(yè)生產的不利影響,,可是由于一次性建設成本較大,一直沒有走出深山,。 民間智慧啟發(fā)了決策者,,從2004年起,寧夏以政府補貼方式推廣這項旱作農業(yè)實用技術,,目前干旱帶上的壓砂地規(guī)模已經增加到了百萬畝,。去年中衛(wèi)市種植壓砂西瓜近70萬畝,,因生長季節(jié)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出產的西瓜皮脆,、瓤沙、含糖高,,在市場上十分搶手,,當年全市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5萬戶瓜農戶均增收1.2萬元,,一躍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yè),。
陽光落地生金子
寧夏中部干旱帶160多萬畝揚黃灌區(qū)光熱資源豐富,灌溉便利,,發(fā)展設施農業(yè)條件得天獨厚,。但是,過去農民普遍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很少想過讓陽光落地生金,。去年寧夏提出在全區(qū)規(guī)模推進高效節(jié)水的設施農業(yè),計劃到2011年在中部干旱帶建設23萬畝,,這意味著這里將有10萬戶農民投身“陽光農業(yè)”,。 鹽池縣花馬池鎮(zhèn)下王莊村農民王德仁,經營著兩座日光溫室,,一棚種菜蔬,,一棚種油桃。他說,,去年蔬菜純收入達到1萬元,,油桃剛結果,一棚就賣了8000元,。今后兩年是油桃盛果期,,如果賣上去年的價,每年能收入2萬元,。而這2畝灌水種麥套玉米,,純收最多1000元。 據寧夏水利廳灌溉局介紹,,電力提取黃河水灌溉農田,,每立方米水的成本在0.4元至0.8元之間,種糧產生的經濟效益不足1元錢,。如果發(fā)展設施農業(yè),,經測算,節(jié)能日光溫室畝均產值9000元,,每立方米水產生的經濟效益高達30元,;大中小拱棚畝均產值3200元,,每立方米水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有26元,單位數量的水利用效率可提高36%以上,。 “用市場眼光審視大西北,,干旱少雨有時候的確是一種優(yōu)勢�,!睂幭陌l(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袁進琳說:“關鍵要順應規(guī)律,,變被動對抗為主動適應;如果趨利避害加以充分利用,,就會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進而培育起一系列強地富民的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