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廣西桂林,、柳州等遭受冰雪災害襲擊的重災區(qū)采訪時,,當?shù)馗刹咳罕娊ㄗh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強抗災救災物資儲備建設,同時購置抗災救災物資應完善政府采購機制,,提高政府采購的時效,,以提高抵御災情的能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罕見災情,,廣西災區(qū)許多干部群眾不知所措,,只能被動地看著災情不斷惡化,。反思此次抗災救災工作,,當?shù)卦S多黨政負責人表示,災前他們對災情的發(fā)生和發(fā)生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盡管有的地方氣象部門早有預報,,但這些預報既沒有引起地方黨委、政府的關注,,也沒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桂北一個縣冰凍災害發(fā)生的前幾天,林木上出現(xiàn)了霧凇現(xiàn)象,,這種冰凍現(xiàn)象不但沒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反而被視為旅游景觀,招攬許多游客前去觀景,,結果景還沒看完,,災情卻越來越厲害。 隨著災情的不斷緩解與災后重建工作的逐步開展,,不少干部群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無論是黨政干部,,還是社會各界人士都應切實加強應對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各級政府亟須加強抗災救災物資儲備建設。 增加應對寒冷天氣,,特別是應對冰雪災害的設備,、設施儲備,這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最多的建議,。桂林市公路局副局長蔣小欽表示,,整個桂林市沒有一臺鏟雪車,為保道路暢通,,破冰除雪只能用履帶壓路機,、裝載機等非常手段,結果造成很多混凝土路面結構破壞性很大,,一些瀝青路面開始松散脫落,。此外還撒鹽融化冰雪,,而鹽對橋梁腐蝕性較大。據(jù)柳州市融水縣交通局反映,,由于沒有破冰除雪專用設備,,加上經驗不足,利用非專用機械清除路面冰雪,,不但延緩了破冰除雪的進度,,而且還給公路路面造成了人為的嚴重損失。融水縣每年都有一至兩個鄉(xiāng)鎮(zhèn)受冰雪影響交通受阻,,有的鄉(xiāng)每年要被冰雪封路半個月以上,,當?shù)亟煌ú块T希望能配備一些破冰除雪專業(yè)設備。 “全市沒有一臺撒鹽車,,現(xiàn)有的技術裝備滯后,,絕大部分情況下,搶通公路要靠人力施工,,嚴重影響了抗災搶險進度,。”蔣小欽表示,。 北方應對冰雪天氣常備的汽車防滑鏈在廣西很少見到,。據(jù)蔣小欽介紹,這個市交通部門僅征集到4套防滑鏈,。融水縣委辦副主任黃建飛說:“連駐地部隊都沒有防滑鏈,,運送抗災救災物資只能靠人背肩扛,救災效果大打折扣,�,!薄俺阑溚猓I(yè)鹽,、麻袋,、草墊等融雪防滑救災物資也籌備不足�,!� 物資儲備不足還體現(xiàn)一些日用品上,,比如登山鞋、自動加熱快餐,、蠟燭等等,。據(jù)桂林市商務局紀檢組長林群介紹,為給搶險隊員配備防滑防濕的登山鞋,,整個桂林市區(qū)竟然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登山鞋,。為方便抗災救災人員就餐,他們決定購置自動加熱快餐,。當時一共需要5000份,,但全市只找到300份,,若從北京運來這些自動加熱快餐則需要6天時間。災害發(fā)生后,,不少災區(qū)蠟燭脫銷,,就連非災區(qū)的蠟燭也被賣到災區(qū)。在南寧,,平時不起眼的蠟燭生產企業(yè)一下子火了,,庫存很快賣光。 林群認為抗災救災物資跟不上,,還體現(xiàn)在一些行業(yè)基礎設施不完善上,。比如,在重災縣灌陽,,災情發(fā)生后,,政府及時給斷電村群眾送去了柴油發(fā)電機,然而有的村屯有了發(fā)電機,,但又碰到柴油短缺的難題。原因有二,,一是加油站比較少,,全縣只有兩個加油站;二是因經濟困難,,一些群眾買不起柴油,。 記者在桂林、柳州采訪的多個受災縣都沒有抗災救災儲備倉庫,。據(jù)融水縣民政局紀檢組長藍書祥介紹,,全縣沒有抗災救災儲備倉庫,目前抗災救災物資的儲存,、保管,、發(fā)放不符合救災物資管理要求。 融水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楊娜玲,,灌陽縣民政局局長楊云龍等干部建議,各級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分級設立抗災救災物資儲備倉庫,。黃建飛表示,抗災救災物資儲備倉庫要加強應對雪災物資儲備,,比如鏟雪車,、工業(yè)用鹽、煤油,、蠟燭,、手電筒等等,。縣,、鄉(xiāng)基層政府及公安,、衛(wèi)生、通訊,、廣播電視等部門應配備柴油發(fā)電機,。 桂林市抗災救災物資采購任務主要由商務局承擔。按照有關政府采購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走一套政府采購程序下來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然而,抗災救災物資幾乎都是應急的,。林群表示:“現(xiàn)在各級政府從保民生出發(fā),,抗災救災款下發(fā)速度很快,但領導簽字時手也打抖呀,。這是合情不合法,。”據(jù)桂林市資源縣長黃永躍介紹,,為了救急,,他們采取的方式是:政府采購辦、使用單位和紀檢部門三方一起購買抗災救災物資,。 林群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機制,,增加非常時期的應急采購內容,大幅縮短政府采購周期,,讓抗災救災物資采購既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又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及時、快捷地滿足抗災救災大局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