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歷經三期治理的深圳河工程已于去年底完成,它大大加強了深港兩地的環(huán)境運輸及經濟發(fā)展。本報記者:周磊
攝 | 對話來由:目前,,無論是人為的或是自然的突發(fā)事件無不考驗著政府行政執(zhí)行力,推諉扯皮,、職能缺失等弊病往往在這一時刻更顯突出,。有鑒于此,深圳市自2005年以來,,公開實施“責任風暴”,、“治庸計劃”,目標直指干部隊伍中的庸官,,經過1年多的整治,,深圳已經問責了294人,并處理了一批干部,,這一舉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深圳實施“責任風暴”、“治庸計劃”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成效到底如何,?有哪些值得各地借鑒的經驗,帶著這些問題,,日前,,記者與深圳市監(jiān)察局局長楊洪進行了一場對話。
“責任風暴”,、“治庸計劃”不是整人
記者:深圳實施“責任風暴”,、“治庸計劃”的出發(fā)點是什么?
楊洪:這與深圳的自我定位有關系,。目前,,深圳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遭遇了土地,、水,、人口、環(huán)境等資源的瓶頸,。為在緊約束條件下尋求二次創(chuàng)業(yè),,深圳市在積極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同時,將目光對準了政府內部,,要求建立一支敢抓敢管,、勇于任事的干部隊伍,。因此,,2005年10月,市里決定要刮起“責任風暴”,,整治干部隊伍的庸官,。
記者:庸官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楊洪:深圳市干部隊伍總體上是好的,,能夠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但也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集中表現(xiàn)為,,有的領導干部缺乏共產主義理想和從政道德,,思想庸俗、不務公事,,只圖權大,、權多,不想或少想責任,;有的干部事業(yè)心不強,,心浮氣躁、無心作為,,世故圓滑,、暮氣漸長;有的工作能力不適應需要,,無力作為,、庸碌無為,怕事,、避事,,不敢抓、不敢管現(xiàn)象比較突出,;有的缺乏精神動力,,小富即安、浮華浪費,,居功自傲,、不思進取,;有的甚至信奉“潛規(guī)則”,,熱衷于拉拉扯扯,巧言令色,,欺上瞞下,。
記者:這些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很多老百姓為此經常辦事碰壁,,意見很大,,而且以前是“三不管”,黨紀國法都很難約束管理,,深圳的做法可謂是抓到點子上了,。這么大的責任追究力度,會不會被誤認為是故意整人,?
楊洪:不會的,�,!蛾P于在全市掀起“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加強執(zhí)行力建設的決定》后,,我們又立即出臺了《關于健全行政責任體系加強行政執(zhí)行力建設的實施意見》等6個配套文件,詳細地劃分了行政責任過錯追究的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行政執(zhí)行力,,而不是其它。責任追究是手段,,不是目的,,它只是為提醒、警示干部隊伍,,讓他們更好地為老百姓干事謀利益,。
“責任風暴”不是刮風式的運動
記者:深圳實施“責任風暴”、“治庸計劃”1年多來,,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效,?
楊洪:主要是兩個方面的成效,一是追究了一部分人的行政責任,,讓公務員隊伍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也感覺到了一份沉甸甸的壓力,。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到目前,,在“責任風暴”中,,深圳全市共追究行政責任294人。其中,,監(jiān)察部門初查案件線索143件,,追究行政責任104人,各區(qū)和市政府各部門追究行政責任190人,。另一方面,,深圳探索建立了很多預防性的制度。
記者:能否舉個例子,,讓我們明白行政責任追究具體是怎么操作的,?
楊洪:比如去年,深圳市的主要干道深南大道曾出現(xiàn)百石洲公交站堵路現(xiàn)象,,白石洲片區(qū)有居民10萬人左右,,其中約70%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由于白石洲片區(qū)未設置公交車起始站,,每天早晚高峰時,,數萬居民擁入到白石洲公交站,,搭乘從這里經過的40多條公交線路出行,,大量的人流車流導致百石洲地區(qū)經常性的堵路,。 為解決這個問題,市里專門召開過常務辦公會議,,召集交通局,、規(guī)劃局、交警等部門研究解決方案,。然而在誰先采取措施的問題上,,交通局和交警部門卻相互推諉扯皮,導致問題一拖再拖,,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最后,監(jiān)察局介入了事情的調查,,分清了責任,,對交通局和交警兩個部門的有關負責人追究了行政責任。
記者:剛才您提到的“預防性制度”能否詳細介紹一下,。
楊洪:據我們了解,,目前政府行政執(zhí)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各部門職能交叉重疊,,導致推諉扯皮,;二是職能部門缺乏責任目標,易造成懶散浮泛,;三是沒有量化考核,,難以評估成績效果;四是缺少監(jiān)督問責機制,。 針對以上問題,,深圳市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整頓,并嘗試建立預防性的制度:對于政府部門職能交叉重疊的問題,,深圳市編辦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提出了涉及31個政府部門共52項職能分工的調整意見。目前,,第一批20項職能分工事項已完成,。 在強化部門和崗位責任制度方面,深圳市探索建立了部門責任白皮書制度,。去年,,深圳市公安、交通,、環(huán)保,、食品藥品、城管等5個部門首次以“白皮書”的形式,,向社會公布了部門責任,、工作任務及目標,。針對白皮書的完成情況,深圳市監(jiān)察局組織了網上評價,,讓社會群眾來進行評議,。今年還將白皮書的范圍從去年的5家擴大到了16家政府部門,白皮書在主要報紙,、網站和政府公報公布,,并將在年底進行考評。 深圳市還探索開展政府績效評估,,實施責任考核,。監(jiān)察部門制定了全市行政審批績效評估量化標準,每個月對239項行政許可和197項非行政許可審批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排名,,并對外公布測評結果,。 此外,深圳市還建立了行政監(jiān)督溝通協(xié)作機制,。通過制定專門的行政監(jiān)督聯(lián)席會議規(guī)則,,建立了監(jiān)察、財政,、人事,、審計、法制及政務監(jiān)督部門參加的聯(lián)席會議制度,。1年多來,,有關部門已經向市監(jiān)察局抄送監(jiān)督報告40件。
今年還將加大“責任風暴”,、“治庸計劃”實施力度
記者:聽說今年深圳市還將出臺政府部門失職瀆職公開道歉制度,,是嗎?
楊洪:是的,。我們的設想是,,政府部門失職致使公共利益、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必須向社會公開道歉,;政府工作人員失職,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必須向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道歉,。 事實上,,深圳政府部門失職瀆職公開道歉已有先例。今年1月,深圳市規(guī)劃局,、深圳市交通局,、深圳市公安交警局聯(lián)合發(fā)布一份《關于改善梅林關及周邊區(qū)域交通狀況工作告市民書》,《告市民書》除了就梅林關交通擁堵的現(xiàn)狀與原因,、近期改造安排進行詳細說明外,,還公開表示,,“我們向廣大市民群眾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誠懇接受市民群眾的批評�,!�
記者:6月11日,,深圳市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總結“責任風暴”,、“治庸計劃”的成績,,這是否意味著“責任風暴”將告一段落?
楊洪:不是的,。開新聞發(fā)布會是為了告訴市民政府的工作內容,,希望有更多的人來監(jiān)督政府。事實上,,我們檢查發(fā)現(xiàn),,在實施“責任風暴”、“治庸計劃”的時候,,深圳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一些工作人員認識比較片面,,認為“責任風暴”過于強調責任和責任追究;二是政府職能部門交叉重疊的情況依然存在,;三是行政問責力度不夠平衡,,有的單位存在“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責任追究失之于寬,、失之于軟,。 因此,今年深圳還將繼續(xù)加大實施力度,,在“鞏固,、完善、深化”上狠下功夫,。為明確責任,,深圳今年還將探索建立職位說明書制度,將每一崗位需要的知識能力,、責任義務等向社會公開,,以便監(jiān)督批評。
記者:深圳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鑒嗎?
楊洪:每個地方的情況都各有不同,,肯定不能簡單照搬深圳的經驗,。深圳搞“責任風暴”、“治庸計劃”,,加強行政執(zhí)行力,,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建設服務型,、高效型政府,,其本質是一場現(xiàn)代政府的自我轉型和改革。我們如此快動作,、大力度,,是因為意識到了這種轉型的緊迫性,而且采取了行動去努力適用社會的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