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建祥向參觀者介紹他收藏的俄羅斯油畫作品,。 | 范建祥創(chuàng)辦的股份制連鎖企業(yè)“東方茶樓”在俄羅斯很有名,。然而,14年的創(chuàng)業(yè)所得,,他幾乎都投在了收藏上,。
走進“上海蘇俄造型藝術館”,記者仿佛置身于蘇聯(lián)十月革命,、衛(wèi)國戰(zhàn)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從描繪革命領袖列寧在十月革命斗爭前后的《列寧在芬蘭》,、《列寧在看真理報》,到再現(xiàn)十月革命歷史性時刻的《占領冬宮》,、《攻占莫斯科衛(wèi)戍司令部》,;從表現(xià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蘇聯(lián)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勝利的戰(zhàn)士》、《戰(zhàn)后休息》,,到我們耳熟能詳?shù)呐⑿圩繈I英勇就義場面的《女游擊隊員》,,再到反映蘇聯(lián)和平建設時期的《伏爾霍夫水電站建設》、《在新開墾的土地上》,,我們一頁頁翻開了俄羅斯的英雄史和革命史…… 難以置信,,如此一系列多視角、全方位展示蘇聯(lián)社會主義時期半個世紀的社會,、藝術發(fā)展史的名作居然出自一位旅俄華人的私藏,。
緣起“定情物”
眼前的范建祥從容、淡定,,儼然一位中世紀時期的英國紳士,,很難把他與成功創(chuàng)辦俄羅斯著名股份制連鎖企業(yè)“東方茶樓”的企業(yè)人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在他的收藏前,,他出乎意料地侃侃而談。 講到范建祥的收藏,,不得不提到長期支持他的妻子曾建華,。他們在蘇俄兩種社會形態(tài)相交的過程中先后來到俄羅斯,在這里相遇,、相知,、結合,,定情物就是俄羅斯畫家康恰連柯的作品《曾建華女士肖像》,而這也讓他與油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4年,,范建祥為俄羅斯遠東藝術學院院長康恰連柯當翻譯。在他們相處的三天中,,范建祥開始接觸油畫藝術,,并被其深深吸引。為了給妻子一份珍貴的定情物,,范建祥多次登門,,請康恰連柯為妻子畫一幅油畫肖像。畫家用強烈的色彩和奔放的筆觸完成了《曾建華女士肖像》,。這幅畫成了他們夫妻收藏的第一幅作品,。
此后,范建祥認識了更多著名的俄羅斯藝術家,,與他們保持著密切友好的關系,,并一次又一次被他們的作品所打動。于是,,他們夫婦倆開始了艱難的收藏之旅,,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一畫難求
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院長恰爾金先生曾這樣評價范建祥收藏的作品:“它們就是陳列在大型博物館里也會生輝,,因為它們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確實,,范建祥收藏的作品中,,很多出自著名大師的手筆,如切比克.C.M.的《涅瓦街游行》,。有的成為中俄兩國領導人之間饋贈禮品的創(chuàng)作樣稿,,如涅普林則夫創(chuàng)作的《戰(zhàn)后休息》就是當年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lián)時,斯大林送給毛主席的禮物,。要收藏這樣的作品,,困難可想而知。
“但是,,收藏就像吸大煙,,一旦染上,就會越陷越深,。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油畫,,我就會想方設法弄到手�,!狈督ㄏ樾χf,。
為了收藏已故畫家巴勃果夫的油畫《小護士》,,范建祥苦苦追求了六年。
“當我第一次在畫冊上看見《小護士》時,,就被它深深吸引,,于是就設法找到了畫家80多歲高齡的妻子。當我得知這幅作品中的小護士原型正是畫家的妻子時,,我知道要得到這幅畫肯定非常難,。這幅作品是丈夫留給她的無價之寶,也承載了她對丈夫的懷念,。”范建祥說,,“我約她吃飯,,吃完后送她回家,走她與她先生當年走過的路,。時間一長,,我們成了好朋友,她也了解我的真實想法,,知道我不是要將畫收藏在家中或在市場上買賣,,而是陳列于博物館,讓更多人欣賞它,�,!�
范建祥的執(zhí)著、誠懇以及對藝術的熱愛和癡迷,,最終打動了畫家的妻子,。她終于忍痛割愛,將丈夫的遺作讓給了范建祥,。
熱愛和平
在一幅名為《勝利歸來》的畫前,,范建祥佇立良久,欲言又止,。 畫面上是帶著一身硝煙回到家鄉(xiāng)的幾位戰(zhàn)士與親人團聚的場景:父與子,、夫與妻、母與子團聚的歡樂與幸福盡在其中,。但是,,畫面的一個角落,一位頭纏繃帶,、手拄拐杖,、胸前掛著勛章的戰(zhàn)爭英雄卻只能羨慕地看著他們,沒有人去迎接他,;另一個角落,,一位手捧鮮花的老婦人,,卻不知該把鮮花送給誰……每一位讀者都明白,這是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家園被毀,,親人落難……“作者佛羅基米洛夫二戰(zhàn)時是一名排長,,他用最無聲的語言渲染了最令人震撼的情感�,!狈督ㄏ檎f,。
而在《勝利的戰(zhàn)士》前,范建祥又儼然成了另一個人,。畫面展示的是一名凱旋的戰(zhàn)士,,把磨破的靴子一脫,迫不及待地點上了一支煙,�,!澳憧矗夷_的大拇指翹著,,分明是因為靴子破了而磨破了腳,,但他卻忘記了疼痛,完全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彼岣吡艘袅浚袷且苍诜窒磉@份喜悅,。
范建祥的藏品都烙有深深的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印記,,他崇尚那個充滿了激情的時代。作品反映的是蘇聯(lián)時期的社會生活,,歌頌陽光與大地,,歌頌勞動與和平,反對侵略戰(zhàn)爭,。他說:“如果這些收藏中有的作品能引起觀者對歷史,、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某些思考,能引發(fā)人們熱愛自然,、珍惜生命的某些情感,,那就是這份收藏和‘蘇俄現(xiàn)實主義藝術陳列館’的真正意義所在�,!�
剪不斷的俄羅斯情結
范建祥出身上海,,上世紀80年代國門打開時,在國內學過八年俄語的他隨潮出國,�,!拔以趪庹业搅擞梦渲兀瑢崿F(xiàn)了人生價值�,!彼f,。
他創(chuàng)辦的股份制連鎖企業(yè)“東方茶樓”在俄羅斯很有名。然而,,14年的創(chuàng)業(yè)所得,,他幾乎都投在了收藏上。
這些主題創(chuàng)作并不帶商業(yè)味,,并不是收藏家感興趣的作品,。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畫家創(chuàng)作的原因或是為了展示親歷戰(zhàn)火洗禮留下的傷痕,,或是為了反映蘇聯(lián)社會主義時期熾熱的社會生活,。 “正是這樣的‘真’,成就了這些作品的‘美’,�,!狈督ㄏ檎f,“展出這些作品,,也就把那個時期的蘇俄社會真實地展示在國人面前,,這也算是我為‘俄羅斯年’做的一件事吧,!”
確實,,當我們面對這些記載著蘇聯(lián)人民戰(zhàn)斗歷程的作品,看到畫面上那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英勇不屈的戰(zhàn)士,、火熱工地中揮灑著汗水的工人、豐收田野上辛勤勞作的農民……相信都會想起彼此曾共有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會使我們在回憶中倍感親切,,同時也在感動中不由得再度激情澎湃、熱血沸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