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1-29 本報記者:聶晶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今夏,,重慶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是189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6月1日至8月9日重慶市總降水量僅有231.6毫米,,為近40年來同期最少,,連續(xù)無有效降水日普遍達15天至30天。
8月9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fā)布干旱紅色一級預警,。據稱,這是重慶市首次發(fā)布的干旱紅色預警,在全國也屬首次,。8月16日,,重慶市綦江縣氣溫高達44.5℃,成為重慶市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9月1日透露,,
截至9月1日下午4時,重慶市40個區(qū)縣農作物受旱面積達到1979.34萬畝,,其中重旱1010.85萬畝,,絕收面積達到502.44萬畝。全市有811.29萬人,、743.86萬頭大牲畜出現(xiàn)臨時飲水困難,;全市9619眼機電井出水不足。全市因旱直接經濟損失69.7億元,,其中農業(yè)經濟損失54.58億元。全市已投入抗旱人力663.97萬人,,組織機動送水車1.5萬輛,,并依靠提水、引水,、打井等各種措施緩解了477.82萬人,、397.57萬頭大牲畜的臨時飲水困難。
9月4日傍晚開始,,重慶市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了兩次明顯的降雨過程,。按照《重慶市防汛抗旱應急專項預案》的規(guī)定,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宣布,,從9月18日起解除全市特大干旱一級紅色預警,,各區(qū)縣不再執(zhí)行干旱一級抗旱行動。這意味著肆虐了兩個多月的高溫干旱天氣漸行漸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