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籠罩在全球經濟上空的陰霾不僅未被驅散,,反而加重了許多。在各方公布的經濟數據中,,不僅有對去年第四季度經濟顯著惡化的描述,,還包括對未來一年經濟形勢更為悲觀的預期。分析人士警告說,,第二波金融海嘯已近在咫尺,,全球經濟可能再度面臨危機,。 有“富國俱樂部”之稱的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18日發(fā)布報告稱,,去年第四季度該組織成員國GDP較前一季度萎縮1.5%,創(chuàng)1960年以來最大降幅,。經合組織的初步統(tǒng)計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GDP萎縮1%,第三季度萎縮0.1%,;日本GDP第四季度萎縮3.3%,,第三季度萎縮0.6%;歐元區(qū)GDP第四季度萎縮1.5%,,第三季度萎縮0.2%,。 慮及當前經濟形勢,國際機構日前紛紛調低了對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數字,。 德國智庫Ifo經濟研究所18日公布世界經濟調查結果,,綜合世界各地1035位經濟專家觀點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世界經濟景氣指數從上一季度的60.0點進一步大幅下降至50.1點,,成為該指數連續(xù)第六次下降,,創(chuàng)出歷史新低。景氣指數下降主要由經濟現狀指數大幅下降導致,,該指數由上季度的67.6點大降至45.7點,,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09.6點。 本次金融危機的“發(fā)源地”——美國,,經濟形勢依舊不容樂觀,。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18日大幅下調2009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由去年11月份時預測的下滑0.2%至增長1.1%之間,,下調至下滑0.5%至1.3%之間,。 美聯(lián)儲在當天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說,,美國經濟的復蘇將是逐步而緩慢的。這份報告預測,,2010年美國經濟將增長2.5%至3.3%,,而201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或將高達5%。而且,,今年美國的整體失業(yè)率將在8.5%至8.8%之間,,高于1月份的7.6%——這是16年來的最高水平。 盡管歐洲方面目前還沒有公布最新的經濟預期,,但分析人士指出,,深陷信用危機的歐洲銀行業(yè)可能給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一場更為嚴重的金融海嘯。 評級機構穆迪公司近日的報告指出,,目前東歐銀行體系面臨的運營環(huán)境日益嚴峻,,風險加重,具體表現為壞賬增多,、銀行借貸成本上升和貨幣貶值等,,這些將導致銀行盈利減少并侵蝕其資本金。而且,,東歐金融體系的風險還有可能將其負面影響“外溢”至整個歐洲,。分析人士形容說,紅極一時的中東歐新興經濟體正在成為歐洲的“次貸”,。 香港《經濟日報》的社評也曾指出,,本輪金融海嘯雖源于美國,但第二波海嘯很可能在西歐爆發(fā),,再席卷全球,。而且,第二波金融海嘯若爆發(fā),,其傳染性會更高,,因為歐元區(qū)國家各有自己的小算盤,例如德國對猛增開支拯救經濟仍持猶豫態(tài)度,,令歐盟無法有整體的救市方案,。 另有消息稱,亞洲開發(fā)銀行將在3月份再次下調其對亞洲地區(qū)(日本等發(fā)達經濟體除外)2009年實際經濟增長率的預測,。亞洲開發(fā)銀行行長黑田東彥18日在東京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亞洲經濟近年來發(fā)展形勢良好,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長,,但是全球性金融危機正呈現出長期化趨勢,,其對亞洲地區(qū)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正在進一步擴大,亞洲經濟的減速情形超過該行此前的判斷,。去年12月,,亞行將其當年9月份發(fā)表的對本地區(qū)2009年經濟增長預測從7.2%下調至目前的5.8%,。 此外,國際勞工組織18日發(fā)布報告說,,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亞洲今年失業(yè)人口預計比去年增加720萬,達9700萬,,失業(yè)率將由4.8%升至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