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爆發(fā)后,以美國為首,各國開始拼命往市場注資,,這場增加市場流動性的游戲是世界性的,,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潮流。例如在香港,,已維持了一年多的低利率政策,;而在內地,銀行業(yè)貸款飆升之迅速,,已成為境外分析師關注的最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但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當然更不會有免費的鈔票,。美國當然想得很美妙,,用印出來的鈔票去填補銀行的窟窿,其他經濟體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跟風印鈔,。 問題在于,大量流動性在美國暫時還不會造成通脹,,因為它主要是用于彌補銀行業(yè)的漏洞去了,,真正流入市場讓消費者感受到通脹的時機尚未成熟;但在內地與香港,,銀行體系健康得很,,沒有漏洞需要補,因此錢就流出來了,。這場流動性膨脹造就的通脹已經在內地與香港這樣的新興市場里發(fā)生,,這是不少境外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包括股票在內的資產價格“樂觀”的理由。 事情已經很明了,。美國這個大富翁印錢來剝削全球勞動者或它的債主,;而其他市場的富人則開始利用通脹來迅速增值,彌補金融海嘯之前的損失,�,?纯磧鹊毓S的工資吧,富士康提薪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但公司在香港的股票近期節(jié)節(jié)上升,,難道國際投資者瞎了眼嗎?當然不是,。他們知道,,當通脹來臨時,,那些擁有資源、擁有“剝削”能力的階層,,是肯定不會吃虧的,。 香港的情況也是如此。今年初不少金融機構宣布加薪——很讓人開心是嗎,?你錯了,。去年這些香港的金融機構并沒有在金融海嘯中失去什么,它們的盈利仍然豐厚,,但它們把這些盈利“撥備”了,,這完全就是會計游戲,今年我相信香港的金融機構普遍會出現大幅盈利增長,,因為它們把去年的撥備又“回撥”了,。當然這個撥備只是一種數字行為,更讓這些機構盈利增長的是“劫貧濟富”行為——金融海嘯成為它們裁員的最佳理由,,也成為它們降薪的最佳借口,。那些拿著高薪的中層主管首先被解決了。而到了今年,,市場開始好轉了,,這些金融機構在香港報紙上大唱高調要增聘人手了,要給員工加工資了,。那么我們細看一下,,增聘的是什么人手呢?絕大部分是銷售員,,開拓市場的人員,,這些新聘的銷售員工資甚至不及去年被裁減掉的那些中層以及資深銷售人員的十分之一。 加工資是真的嗎,?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國某銀行在內,,今年工資的漲幅也只有2%,也就是說,,如果你拿1萬港元,,公司會給你每月加200港元,但不要忘記了,,今年迄今為止,,香港的通脹率已經超過了2.8%。另外,,這家銀行(其他不少香港金融機構一樣)去年實施了凍薪計劃,這實際上意味著,,這些金融機構自2008年以來,,只給員工每年漲了僅1%,。 劫貧濟富已是全球通行做法,那些越有錢的人,,在這場金融海嘯中越早“復蘇”,,而越是拿死工資的人,在流動性泛濫的今天將手足無措,。 最后,,我迄今為止也沒有搞明白,為什么美國政府用納稅人的錢,,用中國借來的錢,,去堵銀行的窟窿,允許這些銀行撇除大量的壞賬,,卻不要求這些銀行在撇除壞賬的同時,,取消那些還不起貸款的普通老百姓的債務?既然壞賬已經撇除,,也就意味著銀行實際上在賬本上已經將這些住房貸款人的債務撇掉,,但在現實中,為什么不真正落實呢,?
納稅人把錢集中起來給銀行免債,,但銀行反過來仍然要求這些欠銀行債務的納稅人還錢,這不是天下最大的搶劫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