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期全國大中城市房價暴漲,國務院出臺了這套“組合拳”,,這不僅是為明年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圈定了基調,更為重要的是,,也為居高不下的房價逐步走向理性,,實現“軟著陸”,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縱觀國務院此次莊重推出的樓市政策,,用8個字來形容比較貼切:貨真價實,真金白銀,。所謂貨真價實,,是指無論在普通商品房供給上,還是銀行信貸政策以及市場監(jiān)管等方面,,比以往公共政策更具精準和針對性,;而真金白銀,則是國家用生動而直觀的數字,,來圓弱勢百姓住房夢想——利用兩年時間,,解決1540萬戶低收家庭的住房問題;最多用5年時間,,解決1000萬戶家庭棚戶區(qū)改造,。顯然,倘若這些政策落實到位的話,,房價下降到公眾可承受的理想價位,,以及讓這部分老百姓實現住房預期,皆能兌現,。 盡管國務院新出臺了“國四條”組合拳,,但是,很多普通老百姓仍然擔心國家的公共政策在落地生根上會發(fā)生變數,。原因在于,,近年來,對房地產政策的出臺不在少數,。從2005年的新舊“國八條”到2006年的“國六條”,,再到2007年的“國四條”,國家連續(xù)出臺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的“組合拳”,。但這一系列“國字號”的公共政策,,用經濟學家馬光遠的話是遇到兩種情況:凡是調控房價的政策,地方政府從來都是不執(zhí)行,;凡是推動房價的,,地方政府都會過度執(zhí)行! 至于“組合拳”為何沒發(fā)揮效力,無非是因為政策遭遇了“腸梗阻”,,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沒有“鐵腕”治理措施,“組合拳”被一些地方政府的
“無影掌”化解掉了,。其實,,只要有規(guī)范化的國家公共政策,只要有通暢的利益表達和各利益相關方的博弈平臺,,只要有對執(zhí)行政策“跑偏”的埋單機制,,房價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疇,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房價過高,,但又不具備上述硬性條件,沒有規(guī)范的法律法規(guī),,沒有利益相關方都能摸得著的博弈平臺,,尤其是沒有人為政策執(zhí)行過失承擔責任,這才是最可怕的,。 反觀國外,,近年來,,在控制房價畸高上,,政府大都用一記記“重拳”,來架構起“組合拳”,,并取得顯著成效,。譬如,2007年,,韓國總統(tǒng)府宣布,,建設交通部長官秋秉直、青瓦臺宣傳首席秘書李百萬和青瓦臺經濟輔佐官丁文秀,,因房價過高辭職,。去年,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議案,,政府在法律上,,為無家可歸者、貧困人群以及單身母親等提供住房保障,,而到2010前,,“住房權”的實施范圍能夠擴大到所有居民,并由國家或地方政府來保證民眾的這項權利,。 因此,,要想抑制房價虛高,國家惟有出重拳,、組合拳才能見成效,。具體講,,不妨借鑒國外經驗,將居民享有“住房權”寫進正在制定的《住房保障法》,,給政府規(guī)定的一個期限,,比如到2020年前,保障每個公民都能有房�,�,;或者把保障性住房建設與官員問責掛鉤,凡按期不能完成住房保障建設任務的地方政府和官員,,都應受到懲處,。惟有這樣,國家的政策才不至于被屢屢蒙羞,,也才會讓政策走進千家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