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末以來的股市下跌是實體經濟略有回暖、全球政策微調預期與資源類價格下行的結果。
8月12日,,上證綜合指數收盤跌152.01點,,至3112.72點,跌幅4.7%,為7月13日以來最低收盤水平,,當時股指收于3096.98點,。這也是自7月29日股指下跌5.0%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深證綜合指數跌48.28點,,至1052.51點,,跌幅4.4%。從技術層面上看,,一波下跌在所難免,,估計在3000點以下。 這是市場對于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提前反應,。不僅中國股市,,美國股市、亞太主要股市全都下跌,,國際原油,、倫銅市場連續(xù)數個交易日出現滯脹下探,這說明全球虛擬市場全都處于調整態(tài)勢,。相應的,,有色金屬等前期市場受寵股也進入調整階段。 全球貨幣政策將出現微調,。雖然中國央行與銀監(jiān)會等部門一再聲稱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改變,,雖然日本、澳大利亞,、英國,、韓國以及俄羅斯、印尼等國央行宣布維持目前低息政策不變,,雖然市場預期美聯儲不會在月度會議上降息——在上個月的國會聽證中,,伯南克已明確表示,當前政策重心仍是刺激增長,,但是,,由于經濟企穩(wěn)政策走到關鍵點,極度寬松的政策必然逐步退出,。這不僅表現在利率上,,更表現在央行減少流動性方面,如日本央行減少定量寬松的貨幣發(fā)行,,美國政府發(fā)行與通脹率掛鉤的保值國債,,而中國央行發(fā)行央票及時增加,短期融資減少而保障后續(xù)項目的中長期貸款增加,。 貨幣政策微調對于中國銀行(601988,股吧)股的影響顯而易見,。8月11日,央行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新增信貸不到3600億元,,這一數字不到6月份新增信貸量的四分之一,,中信銀行(601998,股吧)、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光大銀行,、華夏銀行(600015,股吧)等銀行出現負增長。這說明,,銀行主要贏利點凈息差將出現下降,,而上半年大量放貸導致資本充足率下降,貸款有心無力,。以華夏銀行為例,,去年下半年該行定向增發(fā)后,資本充足率提高至11%以上,,截至2009年6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已降至10.36%。如果華夏銀行未來不良貸款率上升一個千分點,,則利潤下滑20%,。如果上升0.5個百分點,則其每股收益將變成0,。 前期宏觀經濟復蘇的利好消息早已被資本市場提前透支,。 從經濟數據看,中國公布的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上升,。美國7月份的就業(yè)形勢出現了明顯改善,;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第二季度的業(yè)績普遍好于市場預期;第二季度非農業(yè)生產率環(huán)比年率初值為增長6.4%,,遠好于預期,;6月批發(fā)庫存較上月減少1.7%,,預估為減少0.9%,。日本政府日前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核心機械訂單較5月增長9.7%,;6月份工業(yè)產值較5月份上升2.4%,;7月前20天商品貿易順差為2512.1億日元,較2008年同期的1103億日元增長127.8%,。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出現了一波較為強勁的上漲,道瓊斯工業(yè)指數,、英國金融時報100指數,、日經225指數、香港恒生指數全都大幅上漲。標準普爾指數自2008年11月以來首次攻克1000點大關,,納斯達克指數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收于2000點上方,,道瓊斯指數報收于9000點上方。 令人憂慮的消費下滑與產能過剩陰魂不散,。美國儲蓄率上升,,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的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二維持在3個月低點附近,交易清淡,。交易商擔心,,國際貿易在一輪大宗交易熱潮之后將重歸平淡,目前被鎖定的航運壓力可能提前爆發(fā),。 中國股市還面臨企業(yè)減利的沉重壓力,。從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可以看出,企業(yè)受到上游資源成本與下游定價權喪失的雙重壓力,。與以前的牛市不同,,此輪牛市并不是因為實體企業(yè)受益于成本下降,在本市場的重新估值,,而受益于資源類,、金融地產類股票的大幅拉升,引發(fā)的輪動效應,。如果說以往是經濟下行之后從實體經濟利好傳導到虛擬經濟,,那么這一次則是從虛擬開始傳導,實體經濟只是點綴,。 此輪股市下行必然延續(xù)一段時間,,如此一可以消化前期的非理性預期,二可以關注實體企業(yè)的真實贏利能力,,三可以減少通脹隱患,,更重要的是,為未來的上攻騰出空間,。 筆者早已經說過,,中國股市還沒有走出一波像樣的人民幣國際化行情。想想聚集在香港的1000億港元熱錢,,想想未來不可避免的通脹,,想想失去定心錨的全球紙幣虎視眈眈盯著中國市場——中國經濟、資本市場正在克隆日本市場,,真正的牛市在未來數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