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乎是一個幽默故事,。
“前不久,幾位朋友到中國石化大樓參觀,,10余層高的輝煌大堂已經(jīng)讓所有人驚訝了,,可是負責接待的領(lǐng)導偏偏讓大家猜猜懸掛在大堂中間的一個吊燈的價格,有人猜8千,,有人猜1萬,,有人猜5萬,有人猜10萬……看接待方的眼神和搖晃的腦袋,,有人大膽報出100萬的天價,。接待方的領(lǐng)導看大家真的猜不出來了,說‘再加10倍也不夠’,,大家真的目瞪口呆了:‘�,。�1000多萬一個燈,?’這時接待方領(lǐng)導說:1200萬�,,F(xiàn)場所有的人徹底暈了!”(7月16日《信息時報》)
在中石化大談“裸油價”的風波還未平息時,,網(wǎng)友卻拿中石化這盞“1200萬的天價吊燈”說事,,頗有諷刺意味。 雖然一盞吊燈是否能值1200萬尚且存疑,,但是,,在這個故事的背后,顯然隱含著油品消費者面臨節(jié)節(jié)攀升之油價時的無奈,。這幾年來,,油價漲勢迅猛,幾乎同時,,伴隨了中石化的一種強烈聲音:煉油虧損,。中石化《2008年企業(yè)社會責任報告》披露,該集團去年煉油板塊實際虧損高達1144億元,。中石化年年喊虧損,,但究竟虧在何處?是何原因造成的?公眾則無從知道,。經(jīng)濟學家也從經(jīng)營壟斷,、油價虛高、海外收益,、國家巨額補貼等諸多方面指出:中石化不應(yīng)虧損,。但是,這盞尚且存疑的1200萬元天價吊燈,,似乎在敘說著中石化“虧損”的原因,。 網(wǎng)友們非常幽默,把中石化去年煉油虧損的1144億元折算成吊燈,,即
“中石化去年實際虧超9533個吊燈”,。當然,這1144億元既然可以折算成吊燈,,顯然也可以折算成
“飯局”,、“公款消費”、“內(nèi)部福利”,、“辦公樓裝修”等,。要知道,這些消耗最終可都是要拿企業(yè)的利潤來填補的,。如果這些消耗太大乃至就是個無底洞,,不論企業(yè)煉多少油,賣多少油,,最終也只會是一個字:虧,!除了這些因素外,跟許多壟斷企業(yè)一樣,,中石化還存在機構(gòu)臃腫,,層次過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病,。可是,,中石化每每在“喊虧”之時,,卻從來沒有表示過將從以上因素來尋找虧損的原因、遏制虧損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讓油品消費者瞠目結(jié)舌的,絕不僅僅是中石化大談“裸油價”這事兒,,還有中石化原老總陳同海判死緩的事,。這個中石化昔日“掌門人”在執(zhí)掌“帥印”的幾年里,利用職務(wù)便利,手一伸就收了他人錢款1.9573億余元,。而在“陳掌門”收進1.9573億余元的同時,,很可能需要為他人謀取遠遠超過1.9573億余元的利益,。根據(jù)檢方披露的信息,,“陳掌門”是在企業(yè)經(jīng)營、轉(zhuǎn)讓土地,、承攬工程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而顯然,這些方面都是跟中石化自身的經(jīng)營及利潤掛鉤的,。從這個角度說,,“陳掌門”收進的這1.9573億余元,何嘗不是拿中石化的利益開刀的或換來的,? 行筆至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石化為什么總要習慣性地“喊虧”了,,因為它需要付出或消耗的地方太多了,,只能呼吁“漲價,漲價,,再漲價”,。只有漲價才能獲得更多的能量,從而彌補自身體系的那些“能量消耗”,。 由此看來,,如果中石化不把這些不必要的付出或消耗清理干凈,當成品油定價機制非但不足以約束石油巨頭,,相反卻一次次被石油巨頭用以與民爭利的時候,,哪怕是國際油價再低,我們的消費者也很難享受到更合理的“裸油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