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股市已達到瘋漲的程度,,正如一位經(jīng)濟學家所說,,“現(xiàn)在的氛圍頗有當年‘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的架勢,。”此時值得警惕的是,股市放大貧富差距,,窮人的錢流進富人的錢袋。這是因為,,股市表面上是公平的,,機遇和風險不厚此薄彼,但投資者所具備的條件是不平等的,,表現(xiàn)在知識和資本上,。 股市是“知識密集型”市場。股市上獲取財富或失去財富,,擁有知識多寡起主要作用,。貧者之所以貧多在于知識之貧,富者之所以富多在知識之富,,市場皆然,,股市尤甚。一些股民知識之貧乏令人驚訝,,筆者在營業(yè)部見一老太太問別人,,我買的股票跌了下午漲不漲?還有的說,,人家外國股市一萬多點,,咱才三千多點能不漲嗎?不知此點非彼點,。買股票有個常識,,當大家都談論股市的時候是最有風險的時候,當大家都不愿談股市的時候是最安全的時候,。我們的股市正是在大家都談論股市的時候,,知識貧乏者蜂擁而入,去承接風險,,人稱“敢死隊”,。而智者可能在股市低迷期、啟動期或上漲中期拋出買單,,高峰期拋出賣單,,由新股民接盤,窮人的錢落進富人口袋,。有知識者即便上漲高峰期買股票,,也是在熱點切換中不斷追逐熱點獲利,快進快出,。缺乏知識者或守株待兔只賺指數(shù)不賺錢,,或盲目跟風總跟不上甚至跟上下風,另一種形式窮人的錢落進富人口袋。 股市這個資本市場的比拼是資本的比拼,。貧富之間即使知識對等,,資本有無多寡也決定著獲利和回避風險能力。股市上漲中,,多數(shù)貧困者像農諺所說,,“河里魚亂竄,沒有網(wǎng)干看”,,干看著富人賺錢,。富人錢多了相對窮人錢少了,差距拉大,。即便貧者拼拼湊湊拿錢入市,,其量與富者無法比,獲利和避險能力也無法比,。同樣看出一只股票要上漲(下跌),,富者掛出百萬股買(賣)單封住盤口,待貧者能買入(賣出)股票時,,已縮小了獲利空間或增加了風險,。不等的資本也有不等的獲取信息能力。一位大戶說,,從已有的信息判斷某公司股票可買但不大放心,,坐飛機到公司所在地,幾次請公司管理人員和工人吃飯,,言談中判斷出這家公司管理水平和發(fā)展能力,,這是小戶做不到的。富人資本可“雞蛋不放在一個藍里”買多只股票對沖風險,,貧者入市也做不到,。即便同樣獲利也難免拉大貧富差距。富者投資50萬元獲利翻番是100萬元,,貧者投資1萬元獲利翻番是2萬元,,賺50萬元能買一套房,賺1萬元連個房角也買不上,。貧富對風險承受力也有很大差別,,富者賺得起賠得起,貧者賺得起賠不起,。2002年那次股市大跌中,,聽一個股民講,兩個兒子上學,,妻子所在企業(yè)垮了,,不發(fā)生活費還要個人交養(yǎng)老保險,,一次她買5斤雞蛋,回家稱稱不夠又找賣雞蛋的,,賣雞蛋的再稱稱給她補了一個雞蛋,,她要知道我炒股賠了兩千多,非跟我拼了不行,。那次大跌使許多人貧上加貧,,家庭滋事,也有股民看到大跌昏倒在交易大廳,。當然大跌中也有大戶被請出大戶室,但他們不過是財富減少些嘆一聲而已,,不會危及基本生活,,帶來精神損傷。 警惕股市放大貧富差距,,須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教育和風險提示,。美國那樣成熟的資本市場里,投資者風險意識較強,,股市有泡沫,,前美聯(lián)儲主席格林斯潘也會以危言相告。中國股市目前無論從市盈率之高,,還是漲幅之大來看,,泡沫無疑。當然要用經(jīng)濟手段調控股市,,抑制泡沫生長,,也不能用藥過猛以致急劇下跌,要給小戶緩緩退出機會,。股市監(jiān)管加強,,上市公司忽悠投資者機會不多了,但須防股市劇烈動蕩中富者忽悠貧者,,盡管是無意的,,只是所具條件使然。股市無投機不行,,投機太盛也不行,。一個大體穩(wěn)定的股市是全民福址,窮人富人都可參與分享經(jīng)濟發(fā)展成果,。我們要為建立這樣的股市而努力,。
(作者單位:河南平頂山煤業(yè)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