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不算是一個天然氣消費大國,,但天然氣消費近五年的平均增速達到了17.6%,遠遠高于GDP增速,,這說明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天然氣消費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中國天然氣占世界總消費的比重也不斷增加,,從2000年的0.98%增加到了2008年的2.7%,。據(jù)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將達到2500億立方米,;按照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比較保守的預測,中國到2020年的天然氣消費也將達到2100億立方米,。另一方面,,即使中國的天然氣產能保持較高的增速,2020年的產量可能達到1700億立方米,。這樣,,國內的產能缺口將會在400億到800億之間。 中國目前天然氣主要用于工業(yè)化工原料,、城市燃氣和發(fā)電等領域,。由于政府政策的優(yōu)先支持和天然氣相關基礎設施投資的不斷增加,用于城市燃氣的天然氣需求將不斷增長,,而工業(yè)用天然氣將會不斷下降,。如果說電力行業(yè)是否使用比煤炭更貴的天然氣猶豫不決,城市用氣大幅度增長則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然,。 與需求相對應,,近年國內天然氣產量也快速上升,從2000年的272億立方米增長到了2008年的761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率超過15%,,即使在危機的2008年,天然氣產量增幅也為9.6%,。在中國的各油氣區(qū)中,,主要氣田仍然是塔里木,、長慶、川渝這三大氣區(qū),,沒有新的更多的發(fā)現(xiàn),。受資源所限,中國必須從世界不同地區(qū)進口更多的天然氣,。目前,中國已經通過長期合約計劃到2011年采購大約24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并且計劃從土庫曼斯坦進口400億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氣,,這些項目完成后,至少將保證今后許多年的天然氣供應,,但是,,進口對于中國天然氣價格的沖擊是確定的。而且進口天然氣將是今后中國天然氣供應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來源,。 中國的天然氣價格一直遠離國際市場,,孤立的價格機制能運行是因為中國天然氣自給自足的模式。面對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中國2006年開始進口LNG,,近年轉為LNG和管道天然氣的進口并進,量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國際油氣價在2007至2008年間曾大幅度上漲,,國內和國際價格的差距導致了許多價格爭端。例如在工業(yè)方面,,許多化工廠使用天然氣代替石油,,顯然是因為氣價低于油價,。而天然氣在城市燃氣需求中比重的增加也可能是由于天然氣與液化石油氣相比的價格優(yōu)勢,。因此,在價格方面,,除了考慮進口的氣價之外,,還必須理順天然氣價格與可替代能源價格的關系。 天然氣進口量的增加成為中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主要動力之一,。據(jù)說,,發(fā)改委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近期上報,預計會形成以市場供求為主,,政府宏觀調控為輔,,同時在消費終端理順零售價的改革方案。隨著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增大,,今后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方向必然是與國際接軌,,比如說與國際油價掛鉤,,即依據(jù)國際油價的波動來確定國內的天然氣井口價格,以此來解決天然氣定價依據(jù)的問題,,但如何掛鉤,、掛鉤后終端價格如何確定?如何針對某一行業(yè)或群體的需要進行補貼,?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無論如何,中國天然氣價格將逐步上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