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月,,中美大豆都將上市,兩國大豆競爭進入關鍵期,。就在此時,,來自美國大豆協(xié)會等機構一行十余人出現(xiàn)在黑龍江田間地頭及企業(yè),他們打聽當?shù)卮蠖沟姆N植,、貿易,、加工各環(huán)節(jié)。耐人尋味的是,,媒體報道用了“美大豆勘查團通行無阻”的標題,,還強調對方“建議中國放棄榨油”。于是,,美方的“大豆陰謀”已經昭然若揭了,。 所謂“大豆陰謀”,即美國利用高產低價的轉基因大豆,,打垮我們的大豆生產基地和相關產業(yè)鏈,,從而獨占市場。人們的這種“陰謀論
”所來有自,。2008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3743.6萬噸,,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而我國大豆產量僅1600萬噸,以至于有專家喊出“大豆安全”的口號,。 大豆有沒有那么多或者那么大的陰謀,?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保衛(wèi)大豆”?實際上,,這里的大豆之爭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科學問題,,二是政策問題,三是市場問題,。所謂“大豆陰謀”,,很大程度上是將這三個問題一鍋炒的結果,。 從科學角度來說,,“大豆陰謀”的一個依據(jù)是轉基因食物未被證實的安全性問題。比如,,歐盟就將美國的轉基因大豆拒之門外,;而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轉基因大豆卻在中國被消費。但問題是,,你既然對轉基因大豆主動敞開國門,,就很難說這是“陰謀”。如果轉基因真有問題,,那么國產大豆打“非轉基因”不正好是一種競爭優(yōu)勢么,?從政策角度來看,包括大豆在內的美國糧食之所以在國際市場具有強大的競爭優(yōu)勢,,與美國政府的農民補貼政策是分不開的,。長期以來,美國政府給予豆農的補貼,,相當于大豆價格的25%,。而我們農民和大豆,還沒有進入市場,,就已經遠遠處于下風,。但能說這種競爭劣勢,是人家不可告人的“陰謀”造成的么,? 而回歸市場,,我們是否能夠發(fā)現(xiàn)什么“陰謀”?美國大豆協(xié)會建議黑龍江集中力量發(fā)展食品用大豆,,這似乎成為有關“陰謀”的一個鐵證,。但是,國產大豆出油率只有
16%左右,,低于進口大豆的19%———按照市場規(guī)律或比較優(yōu)勢,,美方這樣建議有啥可厚非的呢?你當然可以不接受人家的建議,,繼續(xù)拿國產大豆榨油,,不過這必須接受市場的懲罰,。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當?shù)氐挠椭庸て髽I(yè),,改用進口大豆,。這是市場的選擇,而不是民族情感所能決定的,。有業(yè)內人士稱:放棄油用大豆,,國人吃豆油就要“看進口大豆”的臉色云云,乃無稽之談,。消費者又不是傻瓜,,哪種豆油便宜、質量好,,自然就選擇哪種,,憑什么要過問他是不是進口的? 科學的歸科學,,政策的歸政策,,而市場的最好還是歸市場。如果我們能夠這樣“一分為三”地看待大豆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大豆原來并沒有那么多的陰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