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萬多億元的天量貸款砸下去,,確有立竿見影之效,,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困難條件下,,上半年中國經濟仍取得了增長7.1%的好成績。但是在此期間,,中國的狹義貨幣供應量也同比增長24.79%。那么多錢,,或者按專業(yè)人士的說法是“流動性”,,從銀行流了出來,不少人擔心由此引發(fā)通貨膨脹,。按照美國貨幣主義經濟學家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說法,,“通貨膨脹發(fā)生在貨幣量增加的速度超過產量增加的速度”。
對此,,多位權威部門人士和專家都表示,,至少今年內中國不會發(fā)生通貨膨脹。筆者贊同這種判斷,。當代經濟學的通貨膨脹理論中有一個“需求拉上”說,,認為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就會拉開一個“通貨膨脹缺口”。中國農業(yè)連續(xù)多年豐收,,多種工業(yè)行業(yè)的產能過剩,,如果流動性真的流到商品和服務市場上,中國經濟的供給能力應該能很快彌補上“通貨膨脹缺口”,。
通貨膨脹理論中還有一個“成本推進”說,,主要是說工資成本的上升有引發(fā)通貨膨脹的作用。在目前中國就業(yè)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因工人工資上升而引發(fā)通貨膨脹的可能,。在中國,也曾因“價格闖關”這類體制原因引發(fā)過嚴重通貨膨脹,,如今價格體制改革早已順利完成,,只剩極少數(shù)的商品還是由政府定價,即使政府再提水價,、油價,,肯定會考慮到通脹因素而格外小心。
但是,,這么多的“流動性”總要有個出路,。不少分析家認為,相當一部分流進了資產市場,,也就是股市和樓市,。今年以來,股市一路走高,,上證指數(shù)由年初不到2000點升至如今的3300點以上,,漲幅達50%多,即使中國建筑這樣的大盤股IPO,,也擋不住股價上升的步伐,。另據(jù)報道,上半年多個城市的房價持續(xù)走高,,房地產開發(fā)土地交易大幅升溫,,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樓盤價格創(chuàng)出新高,成交量同步放大,。股市,、樓市升溫的背后,當然是資金的支持,,于是又有人擔心資產市場出現(xiàn)“泡沫”,。
房價高漲對想買房的人來說,當然是壞消息,可能對他們的其他消費產生“擠出效應”,,從而對整體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對房地產商,、銀行,、地方政府來說,都是重大利好,。對已經買了房的普通居民來說,,影響應該是中性的,但他們也可能因為自己住房的價格從“陋室”變成了“豪宅”,,得到一種心理滿足,,從而提高消費的欲望。股市火爆,,交投活躍,,上市公司和股民的資產大幅度升值;券商的傭金和國家的印花稅滾滾而來,。更重要的是,,股市火爆能讓過剩的流動性流到股市,讓廣大投資者分擔風險,,提高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性,,可以說是人人皆大歡喜。因此當股市,、樓市出現(xiàn)“泡沫”時,,總體上看,有助于刺激經濟繁榮,。
其實,人們擔心資產市場“泡沫”,,主要是擔心“泡沫”破滅后,,可能對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
歷史經驗表明,,房地產市場“泡沫”要是破滅了,,真的是災難性的,因為銀行業(yè)對樓市牽涉太深,。不論造房,、賣房的,還是買房的,,都以房產為抵押,,合法地向銀行借了大量的錢。一旦樓價大跌,押在銀行手中的房產就可能成為“負資產”,�,?纯瓷鲜兰o90年代的日本和金融危機后的東南亞,再看看當前正在受“次貸危機”煎熬的美國,,不難想象到樓市泡沫破滅后,,銀行會遇到什么情況。而一旦銀行系統(tǒng)出了大問題,,整個國民經濟所受的打擊可能十年八年都緩不過來,。
而如過山車般的中國股市不知道已經經歷過多少回“泡沫”出現(xiàn)和“泡沫”破滅,但似乎看不出是受整體經濟的影響,,或對整體經濟產生多大影響,。僅以最近的一次循環(huán)周期看,當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還沒產生實際影響,,中國人還在擔心經濟過熱時,,上證指數(shù)卻從6000多點一路暴跌至不到2000點,而當國際經濟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xiàn),,中國經濟正艱難地“保八”時,,股指卻突然發(fā)力,一路上揚,。
如果哪一天,,股市又暴跌,將會怎么樣,?股民們賬面上的億萬元資產將化為烏有,,財富效應的消失,或許會影響他們的奢侈性消費,。只要不是向地下錢莊借高利貸炒股的人,,老老實實當股東,分紅利,,等著形勢好轉的那一天,,總有翻本的機會。
上市公司只要IPO成功,,圈到了錢,,股價升跌并不會影響到實際生產和經營,還能趁股價低迷時進行購并,,擴大規(guī)模,。按現(xiàn)行的規(guī)矩,商業(yè)銀行不能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也不能發(fā)放股票抵押長期貸款,,所以股市下跌對銀行業(yè)不會造成什么損失。至于個別銀行機構違規(guī)向客戶提供貸款炒股,一旦出事,,只能咎由自取,。其實,有些銀行機構違規(guī)向客戶提供貸款,,雖不是用于炒股,,但遭受的損失也不小。
筆者認為,,在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還沒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中國宏觀政策取向不能改變,應該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而在實體經濟沒根本改善的情況下,,部分資金出于趨利的目的,會流入資產市場,,并有可能造成“泡沫”,。如果資產市場出現(xiàn)一定的“泡沫”是不可避免的,筆者傾向于嚴防樓市“泡沫”,,把“泡沫”引入股市,。
|
|